第126章(第2页)
妫央说完,抬眼冷漠地看了一眼昔日的门客,如今的同僚,又道:“看在往昔情分上,多余的话,今日便不说了。你们觉得大王是仁君,而今我只想问一句,仁君能依靠她的仁慈打天下,灭诸侯王吗?”
什么仁君,被灭的那些诸侯王里,或许有仁君,而他们的大王,绝不可能在仁君之列。
大周的军队在外面杀敌,难不成都是胡幼安的命令?
门客听了这话,脸色唰的一下变为惨白,他颤颤巍巍直起身,拱手一拜,满脸惭愧地说:“今日得首辅一言,胜过读书三载,还请首辅原谅今日之事,下臣告辞。”
他回去后一定会好好劝一劝,那些冥顽不灵的家伙。
但既然都说是冥顽不灵了,光靠口头两句劝说,又有何用?
妫央微微颔首,不再将心思放在那些跳梁小丑身上,而是开始想,该如何完成大王的三个愿望。
后两者都算不得难,这不再分封诸侯一事,实在是困难重重。
依靠三寸不烂之舌,是没法说服满朝文武,乃至于天下贵族的,想要说服那群人,要靠真金白银的利益,或是,无法转圜的力量。
多大的利益能说动那么多人?如果真的要割舍出那么大的利益,不就违背大王的初衷了吗?
所以,从始至终,对于这件事都只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决。
妫央能想到的事情,聪明人都会想到,只是或早或晚,那些闹事的贵族里也不乏聪明人,见好几日大王都没个动静,聪明人都反应过来了,在死亡和生存间,聪明人只会选择生存。
如果连命都保不住了,跟大王杠什么啊?关键是真豁出去性命跟大王抗衡到底,也不可能改变大王的意志,因为对于大王来说,这件事还有一个顺利实行一切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将不听话的人,通通杀了。
只要能说出反对二字的嘴全都闭上,事情不就可以顺利进行了?
死谏,在沈知微这里从来都行不通。
等过了一段日子,朝中反对此事的声音还没有断绝,沈知微也不多劝说,更没有私下沟通,直接让烟霞和胡幼安联手,一个查罪证,一个带兵抓人。
官场上身居高位的人,就没有一个人的屁股底下是干净的。
或许每一个帝王在登上属于她的皇位前,都会用鲜血铺成一条路。
改国号为景,称皇帝,一……
天下还未完全一统,景昌的刑场就已经血流成河,多少人上奏请求沈知微叫停烟霞和胡幼安的抓捕行动,沈知微都无动于衷。
那些人各处求人,闻桃为了避免闻家成了被抓的一员,直接称病在家,闭门谢客,而妫央因为是首辅,不光没法躲,还得往上迎,烟霞和胡幼安每次行动前都得来他这儿报备。
好在妫央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除此之外,他没有血脉相连的族人,那些贵族想要拐弯抹角的讨好妫央都难以下手,毕竟那些贵族之前嘴上没说,实际心里都瞧不起妫央有个当过奴隶的母亲。
现在让他们低头去讨好一个曾经瞧不起的女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有些贵族宁愿去销毁自己过往犯罪的证据,也不愿意向一个奴隶低头哈腰。
妫央很喜欢贵族的这种莫名其妙的自尊心,因为他也不想和这些注定会死的贵族走太近,他是没有族人做软肋,但他本人还想在高位上呆着,要是被这群人连累,丢了大王的宠爱,妫央能被气死。
沈知微坐于王座之上,低头看着底下的这群贵族如困兽一般,逐步走向疯狂,求救无门的绝望之下,有些贵族脑子一热,选择铤而走险,想要联合起来与沈知微为敌,他们不敢谋逆,这天下几乎都是忠于沈知微的将领打下来的,稳固的很,沈知微又治理有方,就算这些贵族有部曲,有武器,他们也没法和朝廷相抗。
所以他们只想让沈知微忌惮他们的力量,由此停止那疯狂的围剿,从而逃过一劫。
现在,没人再讨论沈知微那三个愿望合不合理了,他们只想活命。
沈知微对于这种情况喜闻乐见,等贵族们短暂联手后,沈知微顺势就下了台阶,没有再紧抓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