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1页)
到时候上战场的机会肯定很宝贵,那群学子想上战场都得背景够硬才行。
闻桃见目的达成,心里给那些国子监的学子默默上了一炷香,别看胡幼安现在松了口,以她那性子,之后最多是少些兵书阵法的修习,手脚功夫上不会差半分。
没办法,胡幼安就是个这样的人,她自己身手极好,教人时难免无法理解武功天赋一般的人,怎么也学不会这件事。
闻桃以前其实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简单的数算、文学,竟然有人算不明白,读不通顺,还是后来教得学生多了,她才渐渐明白,每个人的天资都各有长短,各不相同。
让胡幼安去做文章,让她去习武,她们都做不好。
只是当老师的时候,难免无法同情学生,只会想将毕生所学全数教给学生,说来也是好心。
闻桃念及此没有多言其他,反正胡幼安在景昌待不了太久,那群学生以后还想让胡幼安来教,胡幼安也没时间了,趁着胡幼安在,多学点儿是点儿。
其实国子监的学子们也清楚,大将军做武学师傅,对他们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要不是学业实在是太重,他们受不住,他们绝不会向外吐露半句。
国子监目前的学子里,仅有三分之一的女子,每次看见她们,胡幼安都会想到大王的那句男子不安分的话,进而打消了找个男子,生个如王姬一般的女儿的念头。
贵族之后里不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的女子,可偏偏在以才为上的国子监里,只有三分之一是女学生,由此便能明白,有多少女子被拘在了家中。
因为在国子监读书的学子,大多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这个年纪,贵族里的女子也该开始议亲成亲了,一旦怀孕,出来读书是不可能了。
胡幼安想,她以后得想想,怎么避免女子怀孕带来的各种问题,减轻女子怀孕的痛苦和不便,文官还能稍微歇一歇,要上战场的武将可没法歇着,有了战事就得直奔沙场。
总不能不让身为武将的女子怀孕,那不绝后了吗?
沈知微在之后看到了胡幼安上的折子,里头就特意提了这件事。
对于这件事,沈知微也没什么好办法,避孕的法子可以一试,只要减少女子怀孕的次数,那么就能释放女子的生产力。
可它并不能彻底解决女子怀孕带来的种种不便,尤其是对于女子前途的打击,哪怕女子挺着肚子去做事,也还是会有生产和坐月子的需求与风险,生产可能会导致孕妇死亡,这点只能是尽量提高医学水平,减少生产风险。
而从生产到出月子,至少也得两三个月,这么长时间远离工作,等回来的时候,早就被别人顶替位置了。
将工作岗位特意留给怀孕的女子也不行,没人顶替的位置,工作就会平摊给其他人,其他人为什么要为怀孕的女人买账?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拿钱补贴多干活的人,这份钱就由朝廷支出。
虽然有钱还是会有人不愿意,但目前也没更好的办法了。
一些紧要岗位只能要求女子暂时别怀孕,真要怀孕了就调离,等生完孩子后,有能力继续干就干,干不了就歇。
这是沈知微目前想到的最佳应对办法,只要女子本身别退却,她愿意给女子各种福利,保障她们的事业是一条宽阔大道。
目前沈知微连朝廷补贴都拿不出来,打仗打得国库空虚,之后还得接着打仗,所以像是这种福利问题,和去奴隶制等问题放在一起,全推到一统之后了。
希望到时候能顺利进行,如果在沈知微在位期间没法推行,那就排入计划里,等新帝来实行,也就是说,压力最后给到朝阳。
沈知微一抬头,就看见坐在宫殿角落的羊毛毯上,摆弄九连环的孩子了,那孩子眉头紧锁,专心致志地盯着手里的九连环,接着深吸口气,小手不停摆弄,经过她的不懈努力,九连环终于解开了!
然后她让身旁陪着自己的宫人,拿来了新的九连环,接着又陷入了新的思考里。
有耐心还聪明,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沈知微心情不错地笑了笑,低头将胡幼安的折子放在了高处,等以后再将折子拿出来讲。
接下来的小半年,就这么毫无波澜的过去了,外头一片太平,景昌也一片太平,有些地方闹灾,好在现在大周救灾已经和其他方面一样,自有一套体系了,所以都没闹出大事来。
景昌会全面救灾,外头的诸侯国可不会,这几年可能是真要进入小冰河期,各地气候异常,有灾的地方不光是景昌,诸侯国境内都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