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1页)
“眼下天下纷乱,四分五裂,大王为天下计,不与桃计较,乃是为了景昌稳定,并不代表大王一定对闻家放心。”
闻桃明白父亲对官职的不舍,如果让她此刻就辞官,她也不甘心。
但没办法,为了家族,父亲必须辞官。
闻劭知道闻桃说得都是实话,但他终究还是有一点儿不甘的。
他的目光落在闻桃黑如鸦羽的长发上,落在闻桃闪烁着明亮光芒的眼眸,他突然有些泄气了。
“为父老了,不如你看得明白。”
他老了,未来的闻家要交给孩子们去管,他的孩子们里,闻桃是最有出息的那个。
闻桃也不是很好受,她何尝不想与父亲在朝堂上互相扶持,可闻家现在实在是太过高调,若是不做出改变,闻家未来的结局必定好不了。
“父亲,大王是明主,只要闻家态度鲜明,不与大王争夺天下大权,闻家日后定能跻身一流世家之列,父亲从朝堂退下后,可回祖地,安心管理家族,族中有很多孩子,需要父亲尽心教导,方能成材。”
闻桃说着,不舍的情绪消退不少,父亲只是辞官又不是被赐死,没必要过于紧张。
闻劭的情绪也随着闻桃的话平稳下来,没错,他不是毫无价值了,他还可以回祖地,培养下一代。
于是当天,闻劭辞官的奏疏就递到了沈知微面前,连带着还有闻劭本人,他直接到宫里跪拜大王,阐述自己告老还乡的心愿,并且希望大王能够答应。
“……太傅何必如此?那些流言蜚语,予并不计较。”
这个时间段辞官,谁信闻劭是真心啊,沈知微不用想都知道,是因为那些奸佞的指控。
她真的一点儿都不介意!
“下臣年岁已高,这段时日,景昌繁忙,下臣跟着忙碌一阵后,深感力不从心,并非全然是因流言所扰。还请大王恩准下臣辞官,回祖地颐养天年。”
老头颤颤巍巍说着话,好像真的是老的不行了。
沈知微一瞬间回想到了刚穿越的时候,这老头声量高的吓人,一副恨不得撞柱死谏的模样,阻止她提拔胡幼安。
没想到三年过去,老头就说自己要老死了。
朝堂大舞台,演技大对决是吧?
资深演员在这儿演戏,沈知微要是还死咬着不放,确实是有点儿不地道。
沈知微嘴上又说了两句挽留的话,老头态度坚决,就是要辞官,沈知微最后不挽留了,准了老头的辞官请求。
顺便还赐下两箱金饼,十八匹布,算是一口气将养老金全都发放了。
把老头感动得哭得稀里哗啦,沈知微不知道这眼泪是对着她赐下的金子,还是对着陪伴他大半辈子的朝堂。
总而言之,闻家少了个太傅,只剩下一个太宰了。
民间说闻桃是奸佞的声音小了不少,太傅地位崇高,没有太傅之后,闻家就没那么一手遮天了。
同时,闻桃也开始查是谁在传胡幼安为奸佞的谣言,查来查去,结果一直是无,背后之人隐藏颇深,做事也比较利索,没留下什么尾巴。
像是这种已经发酵出来的流言,确实很难追溯源头,现在又不是现代,没有网络痕迹也没监控,庶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流言是从何处开始的。
闻桃查了两天后,放弃了这种无用功,转头开始在朝堂上为胡幼安请功。
打下来的北地城池基本上都已经安稳下来了,这个时候又不得不说一句,周天子对天下的统治权是真的好用,但凡打下北地的是其他诸侯王,北地的城池早就开始造反了。
因为是周天子之下,所以那些城池都挺老实,在北王手下就为北王效力,在天子手下就为天子尽忠。
也有不安分的家伙,那些家伙都被胡幼安或撵或杀了。
北地能如此快速的稳定下来,胡幼安在其中功劳甚大,闻桃为胡幼安请功,没有任何问题。
沈知微顺势发下丰厚的奖赏,赏赐金银细软时,朝堂诸位臣工没有任何意见,当沈知微提出要册封胡幼安为大将军,掌管天下兵权时,朝堂炸开了锅。
臣工们就跟突然上了发条一样,一个接一个站出来反对沈知微的决定。
他们的理由无非两点,一点是胡幼安出身太低,一点是胡幼安太年轻。
胡幼安的军功确实足以让她登上大将军之位,可朝堂之上又不是光凭军功说话,只看军功的地方是军营和大王心里。
反正他们不同意,决不允许胡幼安年纪轻轻成为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