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长老表情一僵,瞳孔迅速微缩又扩张,显然心神震荡不已,无法平静。

“幼安将军……可是那位平定叛乱的……”

“没错,就是那位连斩十七家,平定永明城的幼安将军,永明城当初也是幼安将军领兵攻打下来的,或许大长老家中的子孙,还曾与幼安将军在战场上打过照面呢,也算是熟人了。”

妫央笑得极为恶劣,说的话无比地狱。

他是真不明白,到底是谁给这些大族底气,让他们跟朝廷对着干的?

他们以为,景昌来的人都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吗?真是可笑,汴国难道会是被一堆软柿子打下来的小国不成!

沈知微这人信奉中庸之道……

汴国被灭后,这些大族和之前的贵族,都很不服气。

沈知微其实早就已经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历史上秦国在一统天下后,被这些遗留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现成的例子摆在前头,沈知微就算是个傻子,她对照一下,也能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

只是之前,沈知微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干什么,她那时候一直想亡国,贵族折腾起来才好,闹得亡了国,她的目的就达成了。

现在她改变了主意,就算还打算摆烂,也不会坐视不理了。

因此当妫央将发生在永明城中的事情告知她的时候,她很快就提醒妫央,去查一查是不是还有贵族不安分,想要复国。

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制定新的法条,去束缚那些永明城中的大族。

光庶民闹事和有贵族参与其中闹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比较好处理,只要官府有足够的公信力,力量强大,能依法办事,很快庶民就会安定下来。

若是后者,那就必须先将闹事的贵族灭了,贵族手握生产资料,社会权力,普通的法律以及不够强硬的官府,根本没法对付这个集体。

沈知微在给妫央的命令里写了一条,让妫央多多搜寻一些法家弟子,让他们来立法。

现如今周朝实行的法律实在是太简单了一点儿,并不能事事都有法可依,当没有法律条文可以依靠的时候,官府判案就得遵循当权者的喜好。

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一旦遇到昏庸无能的君主,贪欲横生的官员,就注定会让受害者蒙冤。

这些年来,各家各派刚刚冒头,彼此之间互通有无,有一些大的学派已经开始派弟子支持自己心仪的君主,只不过还没有发展到后世那种百家争鸣,各展神通的地步。

这说明世道还没有乱到那个程度。

百家争鸣,人人争吵不休,这个现象对文明是好事,对整个社会的平稳却是大大的坏事,沈知微并不想看到那种场景发生。

沈知微前脚刚放出想要搜寻法家底子立法的消息,后脚闻桃就入宫来了。

沈知微还以为闻桃是来为她举荐人才的,没想到闻桃是来问她,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如今的景昌学宫中,各家各派的弟子都有,大王何必去搜寻在外流浪的人才,而忽略眼皮底下的人才呢?”

闻桃就差直接跟沈知微说,去学宫里挑人才吧,她老师已经等很久了!

沈知微想起景昌的学宫,心情便是一阵复杂。

她总觉得,自己如果真的踏足景昌学宫,就等同于彻底放弃了她的主线任务。

可能是这个想法导致她对学宫的忌惮太强烈了,以至于现在她在思考事情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忽略掉有关那个学宫的一切。

“确实是予的错,竟忘了景昌已有学宫,那不如召集各派学子,共同议事,叫他们轮流上台,有才能者,予亲自邀其为官。”

沈知微不是个会犹豫的人,她已经做出了选择,自然不能再忽视学宫的作用。

来个大联欢,所有人都上台讲一讲,这种学术探讨会肯定能找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闻桃瞬间心动了,她甚至都想上台去讲一讲了,不过她已经是太宰,深受大王青睐,没必要去跟其他人抢占这点儿机会。

等以后大王不去亲自围观,她大可上台,随便讲。

沈知微一句话,景昌学宫上上下下立马开始行动起来。

昶子听说了此事后,连说好几声大善,他之前一直觉得,大王好像不是很喜欢学宫,本以为是错觉,但随着时间推移,大王一次都没有来过学宫,昶子就是真的开始怀疑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