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安国内乱了!

安王大军战败,死伤过万,安王下落不明,安相国渠更是身受重伤,不知能不能挺过来。

整个安国都陷入了动荡之中,与此同时,北国那边也不太平,之前两边疯狂竞赛打诸侯国存下的隐患,瞬间爆炸,两边一起被炸了个灰头土脸。

安国更严重,不止灰头土脸,还缺胳膊少腿了。

得到消息后,沈知微真的非常吃惊。

景昌上下的臣工听闻消息,则喜笑颜开,每天走路都带风了。

安国距离景昌算不上太远,家门口立着一个强敌,他们每天都在担心强敌攻城,现在好了,两个心腹大患都将自己作得奄奄一息了。

整个景昌,只有大王是真心实意在悲伤。

主线任务的失败程度,好像超过百分之四十了,沈知微泪目。

与此同时,身处汴地的胡幼安递上出战的请求,希望沈知微趁安国病,要安国命,安王若是能死,胡幼安领兵过去,能将安国打下一半!

到时候,景昌就是天下最强大的势力了。

胡幼安的想法很好,时机判断的也很准确,闻桃也赞成现在出兵,只有沈知微是真心不赞成。

安国不会就这么下线吧?她好不容易养起来的对手,怎么能就这么没了!

沈知微咸鱼起身,暂时不当咸鱼了,她写了一篇长篇大论,从各个角度论述现在出兵的弊端,大致内容就是四个字——稳住别浪!

首先,骄兵必败,自认自己一定能赢的战役,往往打起来后,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安国确实陷入了混乱,但安国国君一脉不是只有一个年轻的安王,安王这段日子一直领兵在外,安国没有生过大乱,可见安国的王亲们能够稳定安国,而且九曲城附近还有安国的军队,那才是安国真正的精锐,现在打过去,很容易被悲愤之下的安国军队给留下。

其次,穷寇莫追,诸侯国联盟,突袭安王都没能留下安王的性命,表面上安军损失惨重,实际上安王只要没死,安军还能重振旗鼓,安军号称十万,死一万还有九万呢。

况且,这个时期军队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有夸张,安军或许只有五万,诸侯国的联军可能只斩杀了安军千人,真相如何,还得再看,现在传出来的消息全都是诸侯国传出,谁知道里面有多少水分啊。

最后,汴地最近也打下了好几个诸侯国,有了安国联军的成功先例在前,北国的诸侯国都开始联合了,那被汴地打下来的几个诸侯国,难保不会也起类似的心思,自己后院随时可能起火,就别忙着再去邻居家点火了,赶紧盯着些,防止陷入如安王一般腹背受敌的境遇,这才是主要的。

沈知微写得情真意切,明明人在景昌,却好似能够看见整个战场。

胡幼安接到沈知微的书信后,急忙展开,然后站在原地,直接瞳孔地震。

鸱尾在一旁疑惑地问:“将军,大王的命令,是打还是不打啊?”

胡幼安深吸口气,小心翼翼地将纸折了起来,直视鸱尾的目光,缓缓摇头:“不打了,盯紧前段时间打下来的小国,若有异动,正好可以将不忠的贵族以及不安分的诸侯都清理干净。”

鸱尾有些失望的啊了一声,在胡幼安催促的目光下,不敢多说其他,拱手领命,下去做事了。

她平日里不在胡幼安这边,今天是特意过来等大王下令开打的。

没想到,等来的消息是不打。

不打就不打吧,清理不安分的家伙也不算白跑。

鸱尾没有丝毫擅自行动的想法,胡幼安近来掌军愈发严格,连带着所有人都习惯了听从命令行事,而非擅自行动。

景昌这边稳得住,不代表其他国家忍得住,距离安国不远的云宁两国,就很想痛打落水狗。

于是在几番探讨之后,云宁两国各派五千兵马前往安国,两面夹击,火上浇油,添乱去了。

沈知微,你的少年意气呢……

说起安国北国,云宁两国的王就气得胸口疼。

之前他们被这两个国家为首的联盟军按在地上锤,打得生不如死,就是因为他们称王这件事。

结果倒好,等战争一结束,这俩国的国君自己也称王了,现在全天下的诸侯都称王了。

所以呢?他们是什么很贱的人吗?为什么他们称王就要被打,这群人就没事!

远在景昌的天子如何,已经不是两人脑子里思考的问题了,他们现在就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弄死安王和北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