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1页)
最严格的审查机制,就是沈知微拿出雕版印刷的原因。
沈知微接下来给闻桃大概说了一下哪些东西不能写,闻桃掏出小本子,用炭笔在上面写写画画,记录沈知微说得话。
炭笔就是木炭裹着一层布,这个法子是闻桃从沈知微那里学来的,全天下估计就沈知微最爱用这种硬笔写字。
比起毛笔还需要墨水,木炭可太方便了,就是写字很潦草,模糊不清,只能起到一个辅助记忆的作用。
沈知微以为闻桃会反驳她几句,闻桃也是读书人,未来可能也会出书,她这也不许写,那也不许写,闻桃应该会不满。
谁知闻桃非但没有不满,反倒很是赞同沈知微设下的条条框框。
闻桃是觉得,如今雕版印刷刚刚降世,谁也不知道它有哪些弊端,大王能提前设下规矩,定然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大王目光长远,非常人可比,她还是老老实实听大王的话吧。
其实在真实的古代,很多东西也不许写,现代禁止的那些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古代和现代那是一脉相承。
沈知微觉得自己说得很过分,实际上一点儿也不。
而且有句俗话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明面上的禁止的,自然会在暗地里流传。
因为闻桃全程都很配合,高兴的沈知微直接将新印出来的一批启蒙书籍全都送给闻桃了。
这玩意沈知微想要多少有多少,前期也不打算销往外地,所以第一批给闻桃,完全是起到了一个做纪念的作用。
可闻桃不觉得,闻桃认为,这个举动一定有深意。
毕竟她只有一个人,算上刚来的琼玉小师妹,那也只有两个人,拿上百八十本一样的书,看都看不过来。
联想到她推广简体字的任务,闻桃明白了,这是想让她将书都散出去,书本这东西,受众比较单一,那就是读书人,而在景昌读书人的圈子里,闻桃身为昶子的关门弟子,地位崇高,说话非常有用。
于是闻桃转头就拿着这些书,去举办文会了。
文会上,人来人往,大多数是在景昌的臣工,现在景昌读书的人里,没几个身上无官职的人了。
在文会上,闻桃用各种小游戏,将书本奖励出去,还特意提及这书上是大王最近有意更换的雅言,日后所有景昌的书籍都要用这种文字撰写,以往的书籍也会一一翻译。
有人疑惑,为何要换成这种字体,他们学过的各种文字语言数不胜数,为何不从已有的行列里选出一个?
闻桃回答,是因为只有这种字体,用来印刷最为合适。
她说着还拿了块石头,雕刻了“桃”字于其上,用印泥印在了自己的书本扉页一角,看着那方方正正的文字,众人恍然,原来如此。
因为这个时代的文字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沈知微以为会出现的排斥,只出现在闻桃举办的文会上。
闻桃一枚印章,就彻底解决了这点儿小小的排斥。
沈知微事后听闻印章的故事后,有种莫名的即视感,总觉得这则小故事会编入后世教科书是怎么回事?
然后一堆学生做阅读理解,要求写出印章在此事件中的作用。
沈知微感觉有点儿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