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1页)
到了巨言府上,伯友开口同巨言说了一大段。
本意是为了凸显当今天子的不凡之处,嘲讽贵族,不过听着很像是大王的拥趸,在赞赏大王英明。
巨言听着,心里有些不舒服,他还记得当初惠安君身死的事情。
他说道:“天子心有天下,意欲重振王室,确实是件好事,可如今这位大王,她的手段未免有些过于残忍,哪怕是北越都没有亲手杀死他的王兄,惠安君……”
“惠安君到底只是太后之子,他与大王的关系,如何能比得上北公越与公子荣?况且,北越究竟是不想杀,还是杀不了呢?”
伯友早就忘了惠安君的事情了,他对安国也没什么好印象,之前他和巨言还想去北国闯荡,如今看来,还好没去,不然过去就会被卷入世子之争中,指不定死了都没人收尸。
巨言叹口气,曾经他和友人都觉得跟随太后与惠安君,能得到大好前程,没想到一夕之间,天地巨变。
本以为周王室已是苟延残喘,谁知出了一位年轻的天子,如今看着,倒是有了欣欣向荣之态。
“公子荣送来的这封锦书,为得是引太后相助,巨言,你且观太后心思,太后是想帮忙,还是不想帮忙?”
伯友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太后来询问他们二人的意见,其实并不想真的想听他们的话。
他们每次能让太后看重,是因为他们总是能说到太后的心头上,真正做决定的还是太后。
巨言低头沉思,片刻才开口道:“观太后神情,恐是有意相助。”
“安公寿虽说已经残了,但他的相国还没残,有安相渠坐镇,公子濯已经成为世子,想要从他手中夺过位置,实在不易,太后昔日在安国时,与安公寿并无来往,感情浅薄,她即便想要说服安公寿,恐也难以成事。”
伯友细细分析一通,言下之意就是不要掺和此事,胜算太小。
“太后岂会不知其中困难,可太后一直以来,都没有放下过惠安君的死,之前天子虽为她出了一口恶气,但终究比不上亲自动手报复。”
巨言此话一出,两人都沉默了,最后两人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太后如果已经有了想法,那他们说什么都没用。
巨言最后提议道:“不如,将此事告知太宰?”
“太宰央此人……”伯友很是迟疑,他和妫央平日里没什么交集,只听说过妫央此人,大多数人都说,此人谄媚,还有认识一群游侠。
与游侠有染之人,实在让人难以相信其人品性上佳。
游侠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群粗俗野蛮之人,成日里好勇斗狠,其中不乏一些杀人后四处流窜的恶徒。
“好歹是太宰,交由他,或许能让大王提前知晓。”
将这件事的决定权交给大王,他们就不用在这儿苦想太后究竟是什么想法,又该怎么阻止太后的想法了。
巨言此言甚是有理,伯友也不想担上责任,两人干脆趁着夜色到了太宰府上。
没有送拜帖,也是为了不让太后发觉他们的踪迹,正巧天上飘下鹅毛大雪,雪夜少有人出行,行踪更隐蔽一些。
妫央人在家中坐,友从天上来,听仆从说有好友敲门,他人都傻了。
他在景昌有要好到半夜敲门的朋友吗?
妫央不解,妫央迷惑,妫央让人先进来了。
他倒要看看,是何方好友如此无礼。
结果将人往屋里一带,妫央就傻眼了,他没认错的话,这两位好像是太后的门客。
太后的人怎么会来找他?
想到太后十分喜爱俊俏的男子,妫央有点儿害怕,不会是看上他了吧?他自认有几分姿色,至今身边无人,可是他去当太后的男宠,就不能再在大王身边效力了,大王也不会再信任他。
而且太后明知他身份,却还派人前来,难道是想针对大王?
来者一开口,就让妫央脑海中那些不好的想法瞬间消散。
二合一!给太后送几个“护卫”,大孝……
妫央被迫听了一脑门安国和北国的“世子之争”,主角就是北国那兄弟俩,加上安濯这个编外弟弟。
前因后果讲明白后,巨言和伯友又将锦书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最后伯友问:“不知太宰以为,太后是否应插手此事?”
妫央听到这儿明白过来了,这是太后想插手,她的门客内心并不赞同,为了不被太后怪罪,门客求到他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