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胡幼安不觉得轮种的粮食产量低有什么问题,再低又能低到哪儿去?

大不了就是将所有产量都交了税,那他们还能留下一季的粮食,够他们吃一年了。

这样的事情,放在以往,庶民们想都不敢想。

“大王仁慈,心怀万民,是好事。”胡幼安看向沈知微的目光里满是尊崇,她是真的发自内心的觉得,大王是天底下最好的君主,“只是不必将他们视作孩童,事事考虑周到,改变不是坏事,但凡有一丝向好的可能,就可以去试试看。”

沈知微闻言一愣,她已经习惯了安于现状,因为现代时期,一切都是稳定状态。

太平盛世里成长出来的人,很难适应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眼下的大周,诸侯割据,天下大乱在即,阶级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强弱之间的差距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是否能够活过明天。

所有人都在变法图强,希望自己能存在的更久一些,在这种环境下,人们一点儿不惧怕改变,甚至迫切地寻求改变。

一成不变,在他们看来离死不远了。

所以那些诸侯即便知道他们的国家可能没法顺利实行军功封爵制度,却还是硬着头皮试着推广下去,因为他们看到了军功封爵制度成功的一面,就想要学了去,让自己强大了。

他们在实行之前,就已经设想到最差的后果是什么,但他们还是去试了。

沈知微其实远没有诸侯勇敢。

好在,她不是个不听劝的人,她还年轻,她骨子里也讨厌一个一成不变的无聊世界。

“行,那就开始套种,你将孟女喊来。”

沈知微吩咐身边的宫人,宫人很快就将蹲在田埂上,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孟女叫来了。

孟女上前作揖行礼:“小民参见大王,见过胡郎中。”

“予这里有一套种之法,你可有兴趣学一学?”

沈知微也不跟孟女客气,张嘴就直奔主题。

有新的种地知识可以学,孟女当然不会拒绝,立马表示会好好听。

最近沈知微派了个小吏过来给孟女上课,主要是教导孟女说雅言以及学习周朝官方的文字。

各国文字就不用学了,太杂太多,沈知微都学得难受,更不要说孟女这个半路出家的读书人,孟女能摆脱文盲的境遇就可以了。

大概是因为学会了看书习字,孟女身上带了几分读书人特有的文静和深邃,她的学习能力特别强,小吏不止一次跟沈知微说过,孟女是个天才。

沈知微此前对孟女是天才的事实感触不是那么深,她对孟女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个先天种地圣体上。

现在亲自传授种地知识给孟女,沈知微才意识到,真正的天才根本不分年龄与学习基础。

都说年纪越小,学习能力越强,但实际上,一个拥有清晰思维的成年人,她的学习能力并不弱于孩子,甚至因为理解能力更强,学习能力也会更强。

现代之所以认为成年人学习能力不如孩童,是因为成年人的事情太多,很难静下心来去学习了。

孟女的天才之处,就在于她可以安静下来,全心投入到一件事里。

再加上她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几乎做到了沈知微说一句,她能领会三句的程度。

等明白套种之法究竟是什么原理后,孟女立马开始思考,除了菽和谷可以套种外,一些菜是不是也能套种?

套种想要种好,是不是要歇一歇地,农作物的高低不同,是不是也会影响到播种时种子之间的距离?

这些问题,孟女问出来了,沈知微却没法回答。

沈知微也不知道啊。

“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思考,亲自去实践,孟女,予相信你可以做好。”沈知微没有回避自己的短处,直接承认自己不会种地,“之前的丰收,你居功至伟,所以自今日起,你便是农庄上的农官了,好好做,或许有朝一日,你能成为司农。”

孟女被突然砸过来的升官大礼给砸得懵了一下,接着又被沈知微画得大饼迷惑了双眼。

司农啊,那可是司农!

司农算不上特别大的官,很多贵族甚至看不上这个官位,觉得司农天天要与庶民田地打交道,实在是低贱。

可对于庶民来说,司农已经是很大的官了,是庶民见到需得跪地相迎的大官。

孟女从前以为自己成为农官,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现在她真的成了农官,又觉得,农官也没什么。

一个小小的农官,算得了什么呢?要做官,自然要做司农!

沈知微看见孟女那双明亮的眼睛里,燃烧起对仕途的野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