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页)
响排时不需化妆,但额前必须点红。之前都有师父或师兄带着,自己来的时候倒是险些忘记了。
“说起来,点红的规矩是从哪来的?”李叶儿乖乖仰起脸,“我从小就点,还没想过缘由呢。”
“戏里有许多先人鬼神,穿了戏服就算在扮演。”柳方洲回答,“如果脸上不化妆,就有些冲撞冒犯。和扮关公时必须破相是一个道理。其实只是要脸上带点油彩,点在眉间好看一些。”
“师哥是怎么知道的?”杜若歪头问。
“我小时候淘气,钻了衣箱里乱闹,自己穿着戏服玩,就这么被茶园里的老头吓唬的。”柳方洲回忆了片刻,“他还吓唬我说如果不点红,戏里的人就会上我的身。”
不过他那时候的身份,还是茶楼贵客家的公子。只知道跟着家里的大人听戏玩乐,别的什么都不懂。总有人说杜若扮相像曾经名震京城的蝴蝶官,他小时候也听过这位享受过皇室尊荣的名角的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日子过眼即逝,到现在自己成了戏中人。
“那是够唬人的。”杜若皱了皱鼻子,“不过要是王三姐上了我的身,
,里刚打开的胭脂盒放下。
庆昌班在聚芳戏园的第一堂戏即将开唱,闻名而来的戏客纷纷如云。还远远不到鸣锣演出的时间,戏园里已经是琳琅繁华一片,电灯明亮如昼。
柳方洲向送来花的仆从点头致谢,将面前缤纷灿烂的庆贺花篮简单打量了两眼。花篮中规中矩,端庄而不算太贵重,百合花装点着大朵的洋月季,花束上系着厚实的缎带,写有“梨园新芳”的字样。
范老板是京城数得上的戏迷,对生旦戏格外热情,也因此力捧柳杜二人——花篮摆在戏厅里既好看,还能把角儿的名声扬出来。好在他知晓送礼的方寸,不至于欠上人情。
柳方洲在前厅寒暄客套了片刻,回到妆室,杜若已经勒头吊眉,准备往头上戴首饰了。
“三姐行动得如此之快。”柳方洲赶紧在镜子前坐下,一边和他开玩笑。
倒让为夫好赶。柳方洲拿起刷子赶妆,后半句话被他自己硬生生吞了回去。
“喔,刚才伙计又来说,广元电业的余夫人也差人送来了花篮。”杜若把蓝钻的大泡子端端正正别在额头正上。
“余夫人没来吗?”
“没有。还专门说了余家千金有喜,夫人走不开身,无奈只能缺席了。”杜若说到这里也高兴了起来,“余夫人还说,等过几个月余府添丁,还要请咱们去开堂会呢。”
是年初结婚的余家,当时杜若和他刚刚登台不久,演出的《游园惊梦》。柳方洲一下子想了起来,已经过去了半年多,当时新婚的余小姐马上也要作母亲了。
“那一定要演《洪鸾天禧》。”柳方洲自己把底色的油彩涂匀,转身等着杜若为他描眉。
从余家堂会到现在,他又演出了很多戏,而杜若仍然为他描眉。这个想法让柳方洲莫名心安。
“我把压鬓戴好。”杜若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低头从妆匣里拿出最后两串还没戴上的錾花银锭,“师哥等等。”
《平贵别窑》里的王宝钏已经离开相府,扮相上也淡雅素净。虽说是表现贫苦,所用的装扮却一点都不简单:银锭头面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