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页)
有的流动型四级精神力者曾经也是定居型,只是他们曾经定居的那个被他们视为家的基地已经毁灭。
他们自己当时因为短暂外出或精神力刚好被那时空漏洞推拒等原因而侥幸存活。
再之后,其他基地的环境说起来与他们曾经的那个基地也差不太多,都是围绕着“能应对高等级时空漏洞”和“让人们生活得尽可能舒适”这两个原则优化出来的标准样式,但他们就是无法再长期地停留在任何一个基地了。
家没了就是没了。
其他地方再像那个家,也不是家。
不是,就不可能是。
有的四级精神力者选择成为流动型则没有沉重的原因,只是单纯的个人爱好。
他们不喜欢长时间待在同一个地方,嫌那太单调枯燥。
就算基地与基地大同小异,但总归是有小异嘛,多少能看点新鲜。
比起这些从定居型转变成的流动型来,主动成为流动型的这些人心中也有一个具有特殊意义、可称为家的基地。
就是他们出生并接受了基础教育的那一个。
成年后,他们长时间地告别了那个家,每次挑选下一个落脚的基地也是看心情、看远近、看哪儿有热闹,不会特意往家的方向走。
但偶尔正好路过家时,他们总会回去看看,一次待的时间也会比在其他基地里更长些。
如果听闻家毁灭了,也总会比听闻其他基地毁灭时更多几分惆怅。
很多高等级精神力者有能力到处走但选择定居在一个基地,就是因为留恋家的感觉。
他们说:
“人呐,还是有个相对稳定的家比较好。”
“不然在这朝不保夕的世界里,心里就更没着落了。”
无论是定居型还是流动型,四级精神力者肯定都接受过专业且严格的应对时空漏洞的训练,不会是只知道基础教材里的那点相关知识。
这两种四级精神力者加起来,任意一个基地应该随时都能比较容易地找到至少十人。
偶尔发生点特殊事件,或者有重要交流活动,同时有上百个四级精神力者出现在同一个基地中也是有可能的。
当四级时空漏洞出现在基地内时,十个以上的四级精神力者足以将基地型五级精神力者的指示落到实处。
当然,实际行动中,基地型五级精神力者的直接辅助者肯定是定居型四级精神力者,流动型四级精神力者则是辅助定居型四级精神力者。
这个传递链条不能乱。
说到这里,虽然不是本篇的重点,但也顺便说一说三级精神力者吧。
在基地应对时空漏洞时,他们的作用也非常关键。
在硬性规定中,没有要求所有三级精神力者都必须接受除基础教育之外的时空漏洞应对专业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