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页)
且三种费用都默认由超时不取件的收件人承担。
如果收件人拒绝承担,或账户中没钱来及时扣除,会影响其信用值。
如果顾客在包裹送达之前就取消订单,本应支付给驿站的暂时存放费会直接退回给顾客。
而因顾客取消订单产生的物品退回快递费,同样由顾客自己承担。
如果是卖家取消订单,退回快递费则由卖家承担。
至于买家卖家在沟通过程中有其他约定的,由双方另外进行转账,快递公司的直接收费只看订单操作者。
选择包裹放驿站的顾客,在购物下单时不需要支付给驿站送货上门费,是等到包裹进入驿站仓库后才需要决定是自己去驿站取,还是让驿站送。
如果选自己去取,这笔费用就省了。
如果选送货上门,则是按送货次数向驿站付费。
前传1-13
☆、越来越习以为常
驿站的每个标准配送机器人在负载体积和负载重量两项上,有明确的上限
无论有多少个件,只要加起来不超过那个上限,那么就可以合并到一次配送中,收件人只需要支付一份送货上门费。
如果超出上限,需要一个机器人分两次送,或者一次需要两个机器人合力送,那么收件人就需要支付两份送货上门费。
以此类推。
那个上限以及单次送货上门费的具体值不由驿站经营者定,而和快递费一样,是相关部门根据机器人及路况等配套设施的发展情况制定的统一标准。
驿站经营者只能按标准收费,不然就会被告、被处罚。
其中,驿站收取的暂时存放费与单个包裹一次配送的上门送货费相加,就等于快递公司收取的送货上门费。
即,对于收件人来说,如果单个包裹最终选择送货上门,那么让快递公司送和让驿站送,是相同的费用。
也因此,除了从业人员以及平洄这种因为太闲而特意去研究的人之外,普通人往往分不清自己支付的快递费究竟包含了那些内容、给了哪些机构。
反正知道怎么选收货方式比较便宜、怎么选特别贵,就足够了。
虽然现代人普遍有不少闲钱,但看着物品两块钱,快递费却高达十块,还是会有当了冤大头的不爽感。
于是现代人购买非急用物品时,普遍选择最低一档的快递费搭配,即:
国内发货,四十八小时内送达,放快递驿站。
如果运气好,想要的东西有同城发货点,那么就没有“四十八小时内送达”选项,最低一档的快递费是“二十四小时内送达”。
不过因为现代社会物品生产高度的分工性与集中性,想要的东西刚好产自同城的概率偏低,所以还是把发货范围选在全国才方便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正因为存在快递费及由此衍生的时效问题,帝悦这样的小超市才有存活空间,满足附近居民的临时需求。
其实帝悦超市里的东西,除了新鲜蔬果她特别找了本地只做批发生意的供货商外,其他多数都是在普通人经常逛的线上购物网站中买的。
只是因为选择四十八小时内送达,再加上大批量购买能拿到批发价,接着以零售价每件都添加上等同于四十八小时送达的快递费卖出去,才赚到了些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