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绝望中的绝望(第1页)
“噗——”
巴恩斯教授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染红了身前的讲台。他那双曾经能洞悉宇宙奥秘的眼睛,此刻却布满了血丝和疯狂。
他像一头被困住的野兽,抓起粉笔,在黑板上疯狂地画著,写著,嘴里念念有词。
“不对……不对!能量是守恆的!熵是必然增加的!这是宇宙的铁律!是上帝的基石!”
他猛地回头,对著他那些同样面如死灰的学生和同事们,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咆哮:
“除非……除非他们的物理规律,和我们的不一样!”
这句话,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劈中了在场所有人的灵魂。
一位年轻的、天才的物理学家,听到这句话后,眼神瞬间变得空洞。他缓缓地低下头,看著自己手中那本已经翻烂了的《电动力学》,突然,他像扔掉一块滚烫的烙铁一样,將书狠狠地扔在地上,然后双手抱头,发出了痛苦的呜咽。
巴恩斯教授则像被抽乾了所有力气,颓然坐倒在地。他伸出颤抖的手,撕扯著自己那曾经梳理得一丝不苟的白髮,口中反覆地、绝望地,念叨著:
“麦克斯韦错了……法拉第错了……我们都错了……我们研究了一辈子的东西……是一场谎言……”
这一天,理论物理学的圣殿,崩塌了。
b国,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
这里,是b国核力量与能源科学的心臟。气氛,比西伯利亚的冬天还要凝重。
一个由国內最顶尖的材料学家、核工程师和等离子体专家组成的团队,正围坐在一张巨大的会议桌前,沉默不语。
桌子中央,摊开著那份关於“应龙”超导储能阵列的数据报告。
“能量密度:每立方米500千兆焦耳。”
“瞬间释放充电速度:达到理论上限,无法精確测量。”
研究所的所长,一位以作风强硬、意志如钢著称的科学院院士,用粗壮的手指,缓缓地抚摸著那行数字,然后抬起头,用沙哑的声音问道: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
没有人回答。
沉默了足足五分钟后,一位负责材料学的专家,艰难地开口了:“所长同志……根据我们的计算,要达到这种储能密度,只有两种可能。”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著那足以摧毁自信的语言。
“第一,他们实现了常温、常压下的稳定超导。而且,不是我们实验室里那种只能存在几分之一秒的、脆弱的『样品,而是可以工业化生產的、能够承受巨大电磁应力的『材料。”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那第二种可能呢?”所长追问道。
那位专家的脸色,变得更加惨白。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了出来:
“第二种可能……是他们所使用的,根本就不是我们认知中的『超导技术。它……它比超导,还要可怕。它可能是一种……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直接在亚原子层面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新形態物质。它的技术等级,可能……”
他深吸一口气,吐出了那个让所有人都感到绝望的结论:
“我们……至少落后了五十年。而且,是不知道方向的五十年。”
“砰!”
所长那只巨大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桌子上。但他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愤怒,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灰色的绝望。
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