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 改造山猫发射平台(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王工程师思考片刻:“理论上可行,但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后坐力,#039;山猫#039;的底盘能否承受连续发射的衝击?其次是稳定性,发射架需要设计可靠的固定装置。最后,火箭弹本身的问题——我们有成熟的设计吗?“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李铭自信地笑了:“这些问题我都想过了。底盘加固不难,发射架可以设计成液压缓衝系统,至於火箭弹。。。“他停顿了一下,“我有完整的设计方案,只等展开研发。“

赵部长眼前一亮:“如果这种武器系统能够实现,將极大增强我们的战场火力,尤其是在白头鹰空军频繁轰炸的情况下!“

“不过,“他又担忧地补充,“生產线的调整会不会影响现有#039;山猫#039;的產量?前线对物资运输的需求仍然迫切。“

李铭胸有成竹:“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双模式生產线,根据需求灵活切换。底盘和基础部件保持不变,只在最后阶段决定是组装为普通#039;山猫#039;还是火箭炮版本。“

老张站起来,兴奋地说:“我支持!我带的班组可以负责火箭发射架的设计试製,保证一周內拿出初步方案!“

“我负责底盘加固和悬掛系统改良,“机械组的李工程师也表態,“最多两周,拿出可靠方案。“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各组负责人纷纷表態,愿意投入这项激动人心的新项目。

赵部长看著这一幕,转向李铭:“看来大家都很支持你的构想。不过,最终还是要上报审批。。。“

李铭点点头:“请赵部长立即向上级报告,强调这个项目的紧迫性和战略价值。我相信上级会支持的。“

会后,技术团队立即投入工作。车间里搭建了专门的试验区,工程师们开始设计火箭发射架的原型。机械组则拆开了两辆“山猫“,研究如何加固底盘和改良悬掛系统。

李铭亲自参与每个环节,从设计图纸到材料选择,事无巨细。他的知识和洞见令所有人惊嘆,许多看似棘手的技术难题,在他的指导下迎刃而解。

三天后,第一个火箭发射架原型完成。这是一个16联装的简易发射装置,能够一次性发射16枚口径为107毫米的火箭弹。

“结构太简单了,“老张挠著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跟您设计的那些精密武器比起来,这简直就是小儿科。。。“

李铭却很满意:“简单就是最大的优势!这意味著我们可以迅速大规模生產,前线部队容易掌握使用方法,维修也便捷。“

接下来的挑战是测试。在厂区后方的靶场上,工程师们將发射架固定在一辆改装的“山猫“上,准备进行首次发射测试。

“还没有实弹,“王工程师遗憾地说,“目前只能测试机械结构和稳定性。“

李铭点点头:“够了,先解决平台问题,弹药我会另外安排。“

测试结果令人鼓舞。发射架的机械结构运行良好,液压系统能够有效吸收模擬后坐力,而经过加固的“山猫“底盘展现出了优异的稳定性。

“基本可行!“老张兴奋地宣布,“再改进一下细节,就能进入小批量试製阶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