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章 61改良型火神机炮(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种技术即使在理论上也被认为是极其前沿的,距离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现在,jl-1雷达不仅实现了这项功能,还表现出了惊人的精度和清晰度。

机库內的气氛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

支持者们欢欣鼓舞,互相拥抱庆祝;中立者们目瞪口呆,完全被这一连串的技术奇蹟所震撼;而那些曾经嘲讽和质疑的专家们,此刻已经完全崩溃了。

“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一位北极熊留学回来的雷达专家喃喃自语,声音微弱到几乎听不见,“这种技术至少领先现有水平二十年。。。也许更多。。。“

他身边的同事同样失魂落魄,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质疑和嘲讽,变成了纯粹的震撼和某种近乎宗教般的敬畏。

“李铭同志,“一位年迈的雷达专家走上前来,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眼中竟然闪烁著泪光,

“我研究雷达四十年了,从未见过如此先进的系统。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电子工作者,向你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话音刚落,他郑重地向李铭鞠了一躬,这个举动在当时的环境中极为罕见,尤其是对方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

这一幕触动了在场的许多人。

一位又一位的专家和工程师走上前来,向李铭表达敬意。

即使是那些最初持强烈质疑態度的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认,jl-1雷达的性能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像,代表著一项划时代的技术突破。

机库內的气氛从震惊变成了肃然起敬。

没有人再说话,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一歷史性时刻的震撼中。

……

雷达测试结束后的第三天,红星厂外的靶场上人头攒动。

这是一个专门为大口径武器测试设计的靶场,占地面积很大,四周有厚实的土墙环绕,確保安全。

靶场中央放置著一排钢板靶,最厚的那块足有5厘米厚,是用来测试重型火炮穿透力的。

靶场周围搭建了几个临时观察站,能让观眾在安全距离內观看测试过程。

此时,这些观察站已经座无虚席,甚至连站立的空间都挤满了人。

这次测试的主角是“龙牙-1“战斗机搭载的m61改良型火神机炮。

与之前的首飞和雷达测试一样,这次测试也吸引了大量关注,包括军方代表、技术专家和工厂工人。

李铭站在主观察站的前排,身旁是赵部长和几位军方高级代表。

空气中瀰漫著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氛围。

“李铭同志,“空军武器部的陈主任转向李铭,表情严肃,“这次测试至关重要。机炮是战斗机的基本武器,直接决定了它的战场效能。我们对这款所谓的#039;火神机炮#039;很感兴趣,尤其是你宣称的那个数据——每分钟4000发的射速。“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著一丝怀疑:“这个数字。。。是不是有些夸张了?要知道,北极熊最先进的航空机炮射速也就每分钟1200发左右,而据情报显示,星条国的新型机炮最多也就2000发。你说的4000发,几乎是他们的两倍。“

李铭微微一笑:“陈主任稍安勿躁,很快您就能亲眼见证这款机炮的真实性能。“

陈主任点点头,虽然表情依然带著怀疑,但他决定保持开放的態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