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响尾蛇空空飞弹火控系统(第2页)
……
天色已晚,首都中心区域的灯火慢慢亮起,李铭从首长办公室出来时,整个人精神振奋。
会面比他想像的要顺利得多,首长不仅对钢铁出口计划大加讚赏,更对他提出的新型战斗机构想表现出浓厚兴趣。
“三天后,国防工业委员会全体会议,你把详细方案带来。“临別时,首长拍著他的肩膀说,“龙国的天空,也该有我们自己的翅膀了。“
回到住处已是深夜,但李铭丝毫不觉疲惫。
打开檯灯,將白天隨身携带的那张设计图展开,又从床底下拿出一个旧皮箱,取出一摞图纸和笔记本。
“今晚必须把初步方案完成。“他给自己倒了杯凉白开,一口气灌下去,然后坐到桌前,铺开一张大图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月亮悄然西移。
李铭的手在图纸上不停地移动,精確的线条渐渐勾勒出一架战斗机的轮廓。
“龙牙-1“,他在图纸右上角写下这个名字,笔画有力而坚定。
这是一架採用单座单发布局的战斗机,最显眼的设计特点是后掠翼——机翼不像传统飞机那样垂直於机身,而是向后倾斜约35度。
这种设计在当前的军用飞机中几乎闻所未见,但李铭知道,这是突破音速的关键要素之一。
“採用后掠翼设计,可以有效延迟音速附近的激波阻力,提高临界马赫数。。。“李铭一边画一边小声自语,像是在给自己解释,又像是在排练明天要向团队说明的內容。
他在设计中融入了几个关键创新:首先是进气道採用调节门结构,可以根据飞行速度自动调整气流,保证发动机在不同速度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空气供应。
其次是机身“面积律“设计,通过精心计算的机身横截面积分布,最大限度地减小跨音速阻力。
最后是全动式尾翼设计,提供超音速飞行时足够的操控力。
这些概念在这年代的航空界,几乎都是前沿理论,甚至有些在星条国和北极熊的军事实验室里都还在实验阶段。
但在李铭的图纸上,它们被整合成一个连贯、可行的系统。
动力系统方面,他选择了已经测试成功的喷气发动机,推力约2000公斤,足以將这架战斗机推到1。5马赫的最大速度——比音速快了一半。
武器系统更是他的得意之作:两门改良版23毫米机炮安装在机翼根部,外加四个掛点,可以掛载他即將设计的“龙牙“空空飞弹或者航空炸弹。
“这个火控系统。。。还是简化一下吧。“李铭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在火控雷达部分做些妥协。
他设计了一种比较简单的测距雷达系统,既能满足基本作战需求,又不会显得成本太高。
夜深了,李铭却越画越兴奋。
不仅完成了主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还绘製了关键系统的剖面详图,甚至连座舱布置和操纵系统都做了初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