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顶底復吹转炉完工(第1页)
这些物资的实际市场价值远超武器本身的成本,甚至超过了1。5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协议中还包含了战略合作条款,允许龙国在这些国家建立贸易站和资源开发基地,为未来更深入的经济渗透打下基础。
当最后一份协议签署完毕,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各国代表脸上都洋溢著满足的笑容,显然对这次交易非常满意。
赵部长坐在角落,浑身发抖,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部长,他太清楚这些协议的价值了——这不仅解决了国家急需的战略资源问题,更建立了一个以龙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网络,为国家摆脱国际孤立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而这一切,竟然是由一个年轻人在短短几个小时內谈成的!
“李铭同志,“赵部长声音颤抖地走到李铭身边,“你。。。你这是创造了奇蹟啊!“
李铭谦虚地笑了笑:“赵部长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而已。“
“准备工作?“赵部长几乎要叫出来,“你对各国的资源状况、政治形势和经济需求的了解,比我们的专业情报人员还详细!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李铭神秘地笑了笑:“多读书,多思考而已。“
赵部长摇摇头,知道问不出什么,只能感嘆道:“今天这些协议,价值连城啊!1000万桶石油,这相当於我国目前一年的进口量!5万吨锡矿和10万吨橡胶,足够支撑我国工业发展好几年!“
“这只是开始,“李铭意味深长地说,“隨著我们武器出口的增加,这个贸易网络会越来越大,龙国將成为亚非拉国家的重要战略伙伴。“
赵部长深吸一口气:“李铭同志,你的战略眼光。。。让我汗顏啊!“
正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匆匆走进会议室,在李铭耳边低语几句。
李铭点点头,转向赵部长:“赵部长,红星轧钢厂传来消息,顶底復吹转炉的改造已经完成,今晚可以进行首次试验。您有兴趣观摩吗?“
赵部长眼睛一亮:“当然!我马上通知工业部的专家组!“
……
夜幕降临,红星轧钢厂的炼钢车间灯火通明。
今晚是顶底復吹转炉首次试验的重要时刻,厂区门口停满了轿车,工业部的高级专家们齐聚一堂,准备见证这一可能改变中国钢铁工业命运的时刻。
车间內,空气中瀰漫著紧张和期待。工人们穿著厚重的防护服,在各自的岗位上严阵以待。
改造后的转炉看上去与传统转炉有明显不同:炉体周围增加了大量管道和仪表,炉底部分则安装了一套复杂的机械装置。
“这就是顶底復吹转炉?“工业部总工程师徐教授皱眉看著这个庞然大物,
“老实说,我对这种设计持保留意见。钢水温度高达1600度,炉底吹氧,很难保证安全性。“
其他专家也点头附和,显然对这种前所未有的设计心存疑虑。
李铭穿著工作服走进车间,向专家们点头致意:“各位专家,欢迎来到红星轧钢厂。今晚,我们將进行顶底復吹转炉的首次试验。这项技术可以將炼钢时间缩短40%,能耗降低30%,大幅提升產能。“
“年轻人,理论上的数据是一回事,实际操作是另一回事,“徐教授语气严肃,“炼钢不是儿戏,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