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 钢铁革新计划(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借著油灯的微光,他继续完善那些武器设计图,確保每一个细节都准確无误。

凌晨两点,当最后一张图纸完成后,李铭终於长舒一口气,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膀。

“接下来,就是整合这些技术,写一份完整的方案了。“

他先拿出几张新纸,开始起草《钢铁產能革新计划》。

这份计划基於他之前设计的三项钢铁技术(顶底復吹转炉技术、连铸连轧技术、微合金化高强度钢技术),详细阐述了从实验、小规模应用到全面推广的完整路径。

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个月):在红星轧钢厂改造2座转炉,实施顶底復吹技术,同时建设1条连铸连轧生產线。

预计钢铁產量提升80%,质量提升20%。

第二阶段(3个月):在全国范围內选择10家重点钢铁厂,推广顶底復吹技术和连铸连轧技术,同时开始小规模生產微合金化高强度钢。

预计这10家钢铁厂的產能提升300%,全国钢铁总產量提升50%。

第三阶段(9个月):全面推广三项技术至全国所有大型钢铁厂,建立微合金化高强度钢批量生產基地。

预计全国钢铁年產量从现有的70万吨提升至3000万吨以上,质量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个数字保守了,按照技术理论值,应该能达到4000万吨。但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困难,3000万吨是个比较稳妥的目標。“李铭在方案中註明。

他特別强调了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的战略意义:

“这种钢材强度是普通钢的2-3倍,可用於建造更大型、更坚固的桥樑、建筑、船舶和机械设备,同时大幅降低用钢量。更重要的是,它是生產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关键材料,对提升国防力量有决定性作用。“

在方案的最后,李铭详细计算了实施这一计划所需的投资和预期收益:

“初期投资约2千万(主要用於改造设备和技术培训),但第一年即可创造超过1亿元的產值增长,投资回报率超过500%。更重要的是,优质钢材的大量生產將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其战略价值远超经济效益。“

完成钢铁產能革新计划后,李铭又开始起草《武器装备出口战略》。

这份战略性文件可比钢铁计划复杂多了,因为它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还涉及外交、贸易和国际关係等敏感领域。

“首先要明確定位——我们不与星条联盟和北极熊爭夺常规军火市场,而是专注於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国家资金有限,却有强烈的武装需求,特別適合我们的高性价比武器。“李铭在战略开篇这样写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