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三十章 陨星梭内奸身份(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那尊脚踏地、头顶天的巨人缓缓地消散在空中。

李天尊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出了一身冷汗,后背的衣服都被冷汗浸湿。

他已经不记得自己多少年没有过这种经历了。

那尊巨人给他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太大。。。

风过桃林,落英如雨。

井边的琉璃罩早已碎成粉末,散在泥土里化作星尘般的光点。那口第六井静静卧着,水面不再波动,仿佛一切激荡都已归于平静。可林昭知道,这不过是风暴前短暂的安宁。她站在井台边缘,手中刻刀轻颤,刀尖上还残留着清忆使临终时那一声呜咽的回音??不是愤怒,而是觉醒后的痛悔。

齐灵云坐在她身后石阶上,用仅存的右手剥开一枚干果,果壳裂开的声音清脆得像是某种古老的契约被重新签署。他将果仁放进嘴里,咀嚼得很慢,像在品味一段久远的记忆。“你说,他们真的会记得吗?”他忽然问,“不是靠蓝莲,不是靠法令,而是……发自内心地记住那些名字。”

林昭低头看着自己的影子倒映在井中,那影子里却不止有她一人。还有阿木尔、萨仁、李砚、宁红尘……无数面孔从水底浮起,又悄然退去,如同潮汐般循环不息。她轻声道:“只要还有一个孩子问‘林昭姐姐,你还好吗?’就有人记得。”

猫四蜷在不远处的桃枝上,金瞳半阖,尾巴轻轻摆动,像是在感应地脉深处的余震。它的声音低沉而悠远:“第七井虽毁,但记忆的桥梁已经架起。现在的问题是??谁来守护这条路?理政院可以重建,伪星阵可以再启,只要权力还想抹去真相,遗忘就会卷土重来。”

“那就让守护成为习惯。”林昭站起身,走向桃树下那口陶碗。三年前,齐灵云把第一片桃叶放入其中,如今碗底已堆满了信物:褪色的布条、烧焦的纸片、断掉的发簪、锈蚀的铜钱……每一件都是某个人拼尽全力留下的印记。

她拾起一块炭笔,在井壁空白处写下新的句子:

>“记忆不死,因其生于人心;

>忘却易行,因其依附强权。

>故守忆者非独英雄,乃凡人之勇。”

字迹刚落,整座桃林忽然轻轻一震。七道蓝光自天际垂落,分别指向九州七城。那是七井残魂的共鸣,也是千万民众自发点燃的“忆灯”所汇聚而成的能量流。每一盏灯下,都有人在朗读《民忆录》的段落,有的声音颤抖,有的泣不成声,有的坚定如铁。

京都太庙外,一群白发老兵围坐在废墟之中,轮流讲述三十年前那场大火。他们说的不再是官方记载中的“意外失火”,而是亲眼所见的士兵纵火、百姓哀嚎、孩童被拖入黑车的画面。一个老人说着说着突然停住,老泪纵横:“我儿子……他才八岁……那天早上还问我,爸爸,明天学校放假吗?”

旁边的年轻人默默记下这些话,写进一本手工装订的小册子里,封面上写着三个字:《真史稿》。

南方熔炉遗址上,蓝莲依旧盛开。原本森然可怖的钢铁结构已被藤蔓缠绕,血肉般的管道枯萎脱落,露出内里铭刻的万人名单??那是被抽离记忆者的最后痕迹。如今,这些名字正被人一一拓印下来,送往各地学堂作为教材。

而在北方断识原,一座新碑正在竖立。没有华丽雕饰,只有一行朴素大字:

**“此处埋骨三千,姓名待续。”**

碑前跪着一位少女,她手中捧着父亲遗留的日记本,翻开第一页,念道:“今日风大,沙粒打脸。但我不能停下。我要走到尽头,把他们的名字告诉世界。”

她的声音不大,却被无形的力量托起,顺着地脉传向四方。

林昭闭上眼,感受着这一切。她终于明白,真正的胜利不是击败清忆使,也不是摧毁永安中枢,而是让“记住”变成一种本能,一种无需命令、无需奖赏、甚至无需希望支撑的行为。

这时,齐灵云缓缓走到她身边,将一把新的刻刀递给她。这不是旧日那柄锈迹斑斑的工具,而是一把由蓝莲结晶锻造而成的神器,刀身透明如冰,内部流动着微弱却坚韧的光芒。

“这是‘忆刃’。”他说,“它不会杀人,只会剖开谎言。你愿意继续执掌它吗?”

林昭接过,指尖触碰到刀柄的瞬间,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母亲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说“别忘了我们是谁”;哥哥背着她穿越火海时背上灼伤的皮肉撕裂声;宁红尘跃入第七井前回头一笑;猫四撕开虚井裂隙时全身毛发燃烧成灰……

她点头:“我愿。”

话音未落,大地再次震动。

不是来自南方,也不是北方,而是**脚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