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嘉禾公司(第2页)
见她不说话,李朗也赶紧催促二人赶紧走,再不快点都赶不上二路汽车了。
下了楼李朗先去杂货店,买了个大號文件袋將剧本装了进去,然后跟著李父走到弥敦道的巴士站,李母则步行上班,她那家报社离得不远。
此时巴士站早已排起了长龙,有的提著活鸡活鸭,有的拿著公文包,看到5c路巴士过来,纷纷向著那不大的车门挤去。
“我丟,那个扑街踩我脚了。”
“谁的公鸡,抓好啊,都飞出来了。”
“別挤,別挤,我蛋要碎了。”
“那个咸湿佬,敢摸老娘的胸,不想活啦。”
车门口你推我挤,沸反盈天,像是一群峨眉山的猴子。
李父显然对此很有经验,仗著高大有力的身躯拽著李朗,直接挤开眾人飞快的衝上车,將一块钱递到女售票员面前。
“兴哥。”
售票员显然认识李父招呼道:“去上工啊?”
“嗨啊,带我仔一起去片场。”
售票员接过钱扯了两张小票打量一眼李朗,眼中闪烁著惊喜:“好靚仔哦。”
看著售票员那要吃人的眼神,李朗觉得自己的剧本要是不能过,也可以换一条赛道,比如少走二十弯路—去当水管工人。
“多谢。”
李父接过票带著李朗站在一旁。
巴士缓缓启动,车內的人像是水下的海草,隨著行驶时快时慢的摇曳。
过了大约半小时,两人在彩虹邨下了车,又走了十多分钟,终於到了嘉禾斧山道的片场。
片场位於钻石山山坡,原来是永华片场,1970年才被嘉禾接手,周边都是低矮的房屋,远没有后世的高楼大厦。
但因为嘉禾片场的缘故,这里倒是格外的繁华,周围都是做买卖的小商家。
经过一条窄窄的斜坡,两人走到嘉禾片场门口,四周全被斑驳的白墙包裹。
白墙中间竖立著大门,大门横樑上镶嵌著嘉禾的logo,logo中间是嘉禾製片厂五个大字,左边是小小的保安亭,里面有个老头在看报纸。
李兴邦上前敲了敲玻璃笑道:“福伯。”
“阿邦,你怎么来了?最近不是没工开吗?”老头將玻璃窗拉开问道。
“我仔写了个剧本,我带来给蔡先生看看。”
老头看向一旁的李朗赞道:“后生可畏啊。”说著走出保安亭,將拦车的杆子抬了起来。
“蔡先生刚刚上去,你去办公室找他吧。”
“多谢福伯。”
李兴邦带著李朗走过大门,沿著上坡路往里走。
里面是停车场,放著几辆丰田h20麵包车,后面是两层的录影室,录影室前有块壁板报,平时用来张贴每天开工的程序,戏组名单,组员名称及职责,但此刻上面空空如也。
沿著停车场往上走,有一高一矮两座楼互相遥望。
高的是嘉禾办公大楼,也被称为嘉禾圣地。
矮楼上面掛著『许氏『协和『这个协和可不是后世的医院,而是嘉禾给李晓龙开的卫星公司,它还有一个有趣的称呼『玻璃屋。
跟著李兴邦的步伐踏入办公大楼,李朗终於感受到几分现代化公司的感觉,大厅里放著沙发和茶几,前台还有两个靚丽的行政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