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暗流汹涌(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们要多少?”

“差不多要三万多份!”

“噝。”

林承安激动的浑身颤慄,连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你赶紧拿个主意,现在库存肯定是不够的。”

看他不说话,一旁的张方芳焦急的跺著脚。

顶你个肺。

早知道就应该听李先生的,还是太保守了。

“现在立刻调配库存,先把几个大门市的送去。”

说完他也顾不得洗手,马上冲回办公室拨通了印刷厂的电话吼道:“加印,让所有人起来立刻开工,马上加印,告诉他们今天的人工翻倍,五点之后立刻印刷明天的报纸。”

“印多少?”

林承安犹豫了一下。

md拼了。

“印八万份!”

。。。。。。。。。。。。。。。

入夜。

香江湾仔道197-199號,《明报》大厦中。

“查先生,我们今天的销量是七万九千五百份。”

查良墉听著下属匯报微微皱眉,《明报》的销售量长期维持在八万五千—十二万这个区间,怎么今天突然跌破八万份了。

“无缘无故的怎么会少这么多?”

“根据回收废报的员工说,今日《景报》突然爆火,好多人都转去买它们的报纸了。”

“景报!?”

查良墉沉吟一声,不由忆起了往昔。

1952年景报创立时,他正在《大公报》任职,而且还化名『林欢给长城写过剧本。

期间与各大报社人士往来频繁,结识了同为上海知识分子的林景山。

开始两人称的上是莫逆之交,可惜最后因为理念不合分道扬鑣。

不过若是拋弃一些因素,查良墉打心眼里钦佩林景山,毕竟在1960年林景山就敢在报纸上公开批评政府,声討无良奸商,称得上君子。

但他那个儿子就一般般了,前段时间自己还听人说《景报》要倒闭了,怎么转眼间就给他盘活了。

“怪哉。”

查良墉抬头问道:“《景报》今天的的內容是什么?”

“我买了一份,查先生请过目。”

下属赶紧將手中报纸递了过去。

查良墉打开一看。

《民俗奇闻,肥仔撞到正之七月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