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权力真空期必先抢占政治制高点(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妄图废一太子,然岂不知废不尽天下人心?可破一汴梁城,破不尽四海赤子之心!”

“昔少康中兴,不过一成一旅;光武再造,亦起南阳豪强。”

“今吾据形胜之地,拥百战之师,聚忠义之气,何愁丑虏不灭、社稷不复?”

“惟天昭昭,惟地煌煌!”

“孤志已决,尔其从兮!檄书到日,便须奉行,咸使知意,共图中兴!”

“监国太子谌,亲笔!”

洋洋洒洒数百字,但总结起来就三点。

一,我已经成功入陕,我很好!

二,本太子再次昭告天下,那所谓的废太子诏,就是金人逼迫皇帝写的矫诏,本太子从来都不认!

不光本太子不认,你们也别认!

现在,皇帝都被金人掳走了,如此明显的矫诏,你们谁认了,谁就是图谋不轨,就是那数典忘祖之辈,当被天下人共厌弃之!

三,西军所有人都听着,立刻来投,与本太子一起,共商国是!

看完桌上的太子令旨,宗泽三人只觉得心头震撼异常,振聋发聩。

吴革和宗泽对赵谌早有了解,对如此气势雄浑,振聋发聩的令旨,并不意外。

心中除了无限的震撼外便是理所应当。

太子虽只有十岁,可却有人主之资,写出如此气势雄浑的令旨自然正常无比。

可对于郑骧来说,就不是如此了。

第一次,他意识到,眼前这位只有十岁的太子,似有人主之资,宗泽所言非虚!

其实来书房前,宗泽就跟他说过太子这一路上的表现,他只当宗泽在为国本立威信。

他心里是不以为意的!

一个十岁的孩子,就算是太子,毕竟也是要局限于年龄和眼界的。

但此刻,观看这份令旨,他却是看出了很多门道里,不光是雄浑澎湃,还有太子之志!

他可是元符年间,进士及第。

曾担任金华县令、大理寺丞职,妥妥的文官。宗泽和吴革看没看出来他不知道,但身为文官,他对这种令旨,檄文可是极其敏感的。

这份令旨,开头就用了三个极不客气的字眼“嗣帝谌”!

按理说,最合适的是“太子谌”,再进一步,就是“监国太子谌”才不逾矩。

可这个“嗣帝谌”,就有说法了,几乎是毫不掩饰的告知天下人,自己要当皇帝!

还有那句“听候行在调遣”,什么人才可以用“行在”?皇帝,官家才可以。

太子尚未正式登基,且长安不是国都,因此,称“行在”略有超前之嫌了。

这要是在平时,谏议大夫那群人,怕是能把天给弹劾出来个窟窿不可。

太子是无心吗?

不见得,没看到落款,又写了“监国太子谌”吗?这就说明,太子不是随意用词。

他是别有深意,且确实有帝王之志的!

他几乎可以预见,这份令旨发出去,天下必然哗然。

尤其是青城的太上皇和官家怎么想?噢,是了,官家废太子诏,太子心中岂能不怨?又或是,太子暗示西军诸将自己大志?

嗯,如今西军群龙无首,缺一个主心骨,毫无疑问,太子就是最正确的人选。

这一刻,郑骧开始头脑风暴了,眉心锁死,清瘦的面庞上,满是严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