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赵构彻底不装了岳飞的无力(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届时,孤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赵构的目光紧紧锁住刘浩,语气陡然变得锐利:

“刘浩,你乃前军统帅,勇冠三军,更当明白审时度势、顾全大局之理。”

“孤问你,此刻,是应即刻北上,行那可能暴露太子、招致全军覆没之险的‘忠勇’,还是应暂避锋芒,南下聚势,以待来时,行那真正能中兴宋室的‘大忠’?”

之前还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番话说出来,已经是毫不掩饰的施压了。

直接将“北上救援”定义为“逞匹夫之勇”、“因私废公”,而将“放弃”拔高到了“顾全大局”、“行大忠”的层面。

这顶大帽子压下来,刘浩若再坚持,便成了不顾社稷、不识大体的罪人。

这个时候,赵构彻底不装了!

他根本不怕他人看出自己放弃太子,甚至是自己的野心!

刘浩身躯微震,他能感受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康王的话语虽缓,其中的威压却冰冷彻骨。

他嘴唇翕动,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将无尽的悲愤与无奈化为一声粗重的喘息。

他缓缓松开紧握的拳头,指甲几乎掐进了掌心,头颅一点点低下,避开了赵构那迫人的视线,用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声音说道:

“末将……末将愚钝。”

“大王与诸位相公……深谋远虑,所言极是,末将……遵令!”

每一个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他又能如何呢?

难道与康王决裂?

汪伯彦那话说的确实也没毛病,保康王,确实是保大宋最后的希望。

这个时候,应当顾全大局,团结一心,而不是内斗!

“如此甚好。”赵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微微颔首,语气恢复平静:“刘将军深明大义,实乃国家之福。”

“即刻整军,拂晓启程,继续南下。”

“臣等遵旨!”

汪伯彦、黄潜善等人齐声应道,声音在破庙中回荡,带着一种冰冷的默契。

刘浩默然躬身行礼,然后转身离开。

恭喜大王!”这时,汪伯彦又上前道:“太子出逃,金人必将全力追捕。”

“与太子相比,大王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正好给了我们机会!”

“太子可以为我大宋最后的希望而为国牺牲,此乃太祖在天有灵,庇佑大王!”

目送刘浩离开的赵构听着汪伯彦的话,负手而立,心中暗道:“非朕不明,此乃天意,国破山河碎,朕才是大宋最后的希望!”

“朕在,大宋才在!”

门外雨雪飘荡更疾,冰冷地打在他的脸上,与他心中那团几近熄灭的火焰交织在一起,只剩下无边的寒意与沉重。

“将军,如何?”这时,一个年约二十四五岁的年轻偏校带着两个人走了过来。

偏校眉眼间,尽显忠勇之气。

一双虎目炯炯有神,此刻神情中满是急切之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