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页)
外头碧柔见着二人出来,少夫人脸颊上的红晕还未褪去,甚至嘴唇都有些微微发肿,如何还猜不出里头发生了什么。
她忙低下头去,心中却是分外高兴,少夫人和世子能这般亲近,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若是世子的身子真如少夫人所说大抵无碍了,那圆房也是顺理成章的,若真圆房了,国公府里关于世子和少夫人的那些闲言碎语也能少一些,也不会叫外头那些人看了笑话。
碧柔这般想着,就去了茶水间泡了两盏庐山云雾过来。
崔令胭接过茶轻抿了几口,压下了心中的那股子羞赧。
可时不时还是想起陆秉之说圆房之日莫要怪他欺负人,少不得后悔自己说错了话,又觉着陆秉之别看性子清冷,可实际上在某些事情上也是极为小心眼儿的。
她方才又没有别的意思,分明是陆秉之多心了,或是故意挑她的一个错处想要欺负她。
这般想着,崔令胭的视线便不自觉落在陆秉之身上。
看着他的时候,又觉着这人真是分外好看,虽说男子好看的也不少,可陆秉之这样清冷贵气的样子,身上还藏着那般大一个秘密,就着实更叫人移不开视线了。
夜里两人早早就歇下了,崔令胭还有些提着心怕陆秉之继续动手动脚,好在陆秉之并没有再想着欺负她,只在睡下的时候将她圈在自己怀中,两人很快就睡着了。
翌日一早,陆秉之亲自陪着崔令胭去窦老夫人那里请安。
窦老夫人见着小夫妻一起过来,彼此间的默契和亲近比以往更甚,心中只有高兴的,不等二人行礼便赐了座,又叫人上了茶水和点心。
一旁的二夫人贺氏瞧着老夫人这般样子,带着几分酸意道:“在母亲心里世子可是头一份儿的,我们这些当儿媳的日日过来请安,可没
见母亲您这般高兴,说不得还惹人嫌呢。”
窦老夫人听出她话中的打趣,笑骂了她一句:“你多大年纪,竟和小辈们争起宠来了。”
“罢了,今日叫孙嬷嬷从私库里拿出一盒子首饰来,任凭你们挑选,也省得你们说我这当长辈的偏心,眼里只有秉之一个了。”
贺氏也不是惦记那点儿东西,不过老夫人既然有这等兴致想要赏赐她们,她自然只有高兴的,当下就起身谢道:“那儿媳就谢过母亲了。”
说着,她还对着一旁坐着的陆秉之道:“看来日后世子要经常这个时候过来,咱们一块儿碰着,给老夫人请安,老夫人一高兴手一松,就能叫我们得不少好东西呢。”
她这般打趣的话惹得窦老夫人忍不住笑出声来,屋子里也热闹起来。
屋外,被母亲岑氏催促着过来请安的陆丹若听到里头的欢声笑语,心中着实不是滋味儿。
母亲被父亲下了脸面气得生了病,可老夫人这里却还是热热闹闹的,对比牡丹院的冷冷清清,这里的热闹着实叫人听着刺耳。
她强压下这些情绪,挤出一丝笑意来打起帘子走了进去。
她一进来,屋子里有一瞬间的安静。
窦老夫人脸上的笑意也收了几分,见着她行过礼,才问道:“你母亲今日可好些了?”
陆丹若心中难受,可自打崔氏进门便屡屡受责罚,母亲如今也在父亲那里彻底没了脸面,所以她到底还是收敛了自己的小性子,恭敬地回道:“喝了大夫开的药已是好些了,多谢祖母关心。”
窦老夫人也知道那日儿子去牡丹院时正好听见岑氏和陆丹若在屋里说的那些话,所以也知道儿子对陆丹若这个女儿很是失望,不然也不会说出往后嫁人后来不来往都由着她这样的话。此时见着陆丹若这个孙女儿,到底是开口道:“你父亲那脾气你也知道,你往后收敛些性子,莫要像之前那般骄纵任性了。”
陆丹若自然知道窦老夫人所指何事,面上露出几分难堪来,心中也甚是委屈,她点头道:“是,孙女儿日后会记着的。”
窦老夫人点了点头,指了指一旁的椅子叫她坐了下来。
陆丹若上前坐了,听着祖母窦老夫人和崔氏这个嫂嫂说话,贺氏不时也含笑接上一句,陆秉之坐在那里喝着茶,应上一句话就能叫祖母的视线落在他身上,觉着他这孙儿哪哪儿都好,这般热闹,倒只有她这嫡亲的孙女儿像是个外人一样。
陆丹若眼圈有些湿,过去崔氏未嫁进来时祖母虽也偏心可并非是这样的。她来这清德院请安,祖母对她也是温和慈爱的,她也从来都不觉着自己这个国公府的长房嫡女哪里多余。
可自打崔氏进门,尤其是听父亲说了那些话,母亲被父亲拂了脸面病了后,她再一次过来请安,就觉着一切都变了,自己坐在这屋里哪哪儿都像是个外人。
那日表妹跟着外祖母梅老夫人来府里,私下里说话时表妹还提起家中的兄长过些日子就要成婚了,她这些日子甚是担心,怕未来的嫂嫂进门后不喜欢她这个小姑子,恨不得将她早点儿嫁出去。当时她听到那些话只觉着可笑,心想嫂嫂进门合该是谨小慎微,奉承讨好府里未出阁的小姑子的,哪里有当小姑子的怕被嫂嫂不喜欢,担心嫂嫂想快些将她嫁出去。
她觉着表妹这性子真是太懦弱了些,也想得太多了,岑府到底是比不得卫国公府这样的门第,养出来的女儿到底是多了几分小家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