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0130(第1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顾氏心中一喜,就听侯爷道:“最后一次,以后少回顾家去。一家子男人不思进取,全靠着姑娘家联姻保全体面,你放眼看看整个京城,但凡是靠姑娘的人家,有几个能长久?”

闻言,顾氏不以为意。

人到中年,她身份节节拔高,尤其是女儿做了三皇子妃,她虽然可怜女儿往后没了自在,但身为皇子妃的母亲,走出去很得人尊重。

她和娘家,早已割舍开来。

换句话说,哪怕不靠娘家,她在婆家也不会受欺负。

她与娘家之间不是互相帮扶,而是她单方面俯身去拉拔,帮娘家这一次,一来是血缘亲情割舍不了,二来,娘家太差,她面上也无光。

再帮这最后一次,娘家若是能出一个麒麟儿帮顾家起死回生,那自然最好。若还是止不住没落的速度,她也努力过了,往后不会有遗憾。

贺侯爷提醒:“一个贺家姑娘做儿媳就行了,别再来一个。元安刚成亲,你可别整那出还在新婚就给人纳妾之事,瞧瞧西侯府,被人笑话得不行,忒不讲究。”

顾氏心里一松:“不会不会,元安房里的事我不会过问,侯爷最好也别管。他们还年轻,生孩子的事情还早,三两年之内没孩子也正常……那陈大人和她妻子,成亲七年才生第一胎,后来也生了两子两女……”

贺侯爷想抱孙子,但妻子的话有道理。

儿媳亲生父亲身份不高,她继父可是皇上跟前红人,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廖齐老房子着火,不光对妻子特别好,连继子继女也视如己出,从儿媳的嫁妆上就能看出一二。

没必要为了早抱孙子而得罪廖齐。

“行了,早些安置吧。”

顾氏心中一喜,原以为要费点功夫才能让侯爷消气,她都做好了夫妻大吵一架的准备,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说服了侯爷。

当然了,她心里也清楚,不可以再有下一次。

先前就已下了小定,如今婚事已在侯爷面前过了明路,顾氏一点都不觉得疲惫,兴致勃勃开始走六礼。

贺元慧的亲事原本礼部给了几个日子来挑,初定在八月,但就在七月底时,宫中的老太妃去了一位,皇上有旨,民间禁喜乐十日。

而宫中的皇子,三个月之内不可办喜事。

于是,婚期又定在了来年的二月。

彭继文的婚期八月二十,刚好在十日之后,但因为未婚妻算是皇亲国戚,主动又将婚期往后推了一个月,定到了九月。

婚期一改,又要重新下帖子。

对于几乎没有底子的彭家而言,改婚期很麻烦,会浪费不少银子。

不过,这笔银子杨静音出了。

第二次送的喜帖,比第一回还要精美些。

有张帖子送到了侯府手中……帖子是给廖红卿的。

彭继文可能也没想过他会上门贺喜,反正礼多人不怪,他请了,去不去是客人的事。

廖红卿出嫁时,彭继文有让人送添妆,还送了不少,就连郊外的范继海也送了。

彭继文那边,廖红卿不打算多来往,但不可能和亲爹断绝关系,她还跟贺元安商量着,问他哪天有空,闲下来两人去一趟书院拜访范继海。

且不论父女之间感情如何,父子和父女之间的永远都不可能真正断绝关系。

范继海到了京城以后,从不来打扰廖红卿,除了送嫁妆之外,也没有以对女儿好的名义送过东西。

夫妻俩出城那日,天光正好,二人起得早,出城时天才蒙蒙亮。廖红卿昨夜睡得迟,一路上都在打瞌睡,她头伏在贺元安的膝上,一觉睡醒,抬眼就对上了他满是笑意的眼眸。

“你没睡?”

贺元安轻柔地顺着她额前的发:“睡不着。”

廖红卿轻哼:“精力倒是好。”

贺元安乐了:“多谢夫人夸赞。”

廖红卿:“……”

谁夸他了?

她瞪了他一眼,掀开帘子一瞧,发现马车已经在去书院的那条路上,再过两刻钟就要到了。

夫妻俩来得突然,事前也没让人报信。廖红卿早已打听过,书院里的夫子,一般都只讲学半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