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第14页)
原本可以熟的,毕竟曲周文采斐然,又入了奉禹书院,日后前途无量。
可曾经兄妹俩在族中被欺负时求上门去,却并未得到相助,那之后,曲周就不愿意与人来往,人家送上礼物来贺喜,曲周直接原路退回。
曲周再前途无量,也还未成气候,三位曲大人在那之后也冷了心肠,不愿意再贴人冷脸。
袁梦月劝不住,只好多吃,把嘴堵住了事。
眼看表姐问到自己头上,袁梦月再也装不了哑巴,打了个哈哈:“人家还是个小姑娘呢,我不想嫁人,嫁人有什么好的?在娘家,做错了事情长辈训完就行了,去了别人家,说话做事都得小心……至于真心人,不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还人心易变呢,爹娘对儿女都不一定能掏心掏肺,何况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外人……如果能一辈子不嫁人就好了。”
这是孩子话。
正因为说了孩子话,也显得她情窦未开,还不懂事。
既然不懂事,自然和曲婉儿聊不到一起。
廖红卿笑道:“原先我也这么想过。”
袁梦月嘿嘿一笑。
到了午后,客人告辞,彭知礼没有和他们一起回书院,而是留到了最后,只剩下姐弟二人时,从出言询问:“姐姐,那个曲姑娘如何?你觉得她好不好?”
廖红卿扬眉:“你姐姐我眼神可没那么利,才见一面而已,哪儿能看出来人好不好?而且,她只是你同窗的妹妹,你们相处的时间又不多,管她好不好呢?”
彭知礼一跺脚:“姐!”
廖红卿乐了:“还撒娇呢?”
“我没有!”彭知礼急忙否认,又嘱咐,“别告诉娘,回头我找机会亲自跟娘说。”
说完就跑了。
顾月苗从正月后就郁郁寡欢,一个多月了也没见她心情好转。她站在屋檐下,看着彭知礼上了马车离开,笑道:“彭秀才这是有心上人了?我看那个曲姑娘……嗯,势利了
些,和彭秀才不太合适,嫂嫂不拦着么?”
廖红卿回头看她:“弟妹出来了?”
方才两位姑娘来做客,廖红卿让人去请她,没能把人请过来,说是身子不适。
顾月苗不爱跟小姑娘叽叽喳喳,随便找了个借口,不好意思地道:“睡一觉后好多了,想起来吹吹风。”
她看向彭知礼一行人离开的方向,再次问:“嫂嫂不管么?”
廖红卿反问:“虽说长姐如母,可他爹娘还在,婚姻大事,哪里轮得到我来管?”
第157章心动劫
廖红卿算是看着别人脸色长大的孩子,平时很注意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分寸。
如今姐弟二人感情好,但她和彭知礼到底不是从小一起长大。关于彭知礼的任何事,她不会插手太多。
彭知礼那模样,明显对曲家姑娘用了心。她在中间拦着,平白做了恶人,话又说回来了,十五岁的少年,现在喜欢的人,不代表以后就喜欢……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比如彭知礼原先拿彭宝儿当亲生姐姐,处处替彭宝儿想在前头,就在他们一行人入京的路上,彭知礼还在担心彭宝儿受委屈。后来还不是说变就变?
彭宝儿在大牢里受了不少罪,事实上,除了顾家老太太这种有专门打点过的家眷,那些犯官家眷没几个过得好。可彭知礼也没有试图往天牢里塞银子让彭宝儿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后来犯官家眷离京,他也没有去送。
现在对曲婉儿情根深重,兴许明儿就变了。
顾月苗面色复杂:“嫂嫂,你真的好冷淡,那是你的亲弟弟。”
廖红卿侧头看她,笑道:“弟妹,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面对同一件事做出的决定也不一样。”
她认为自己是个自私的人,帮别人的前提是不要过于影响了自己本来的日子。
顾月苗好奇问:“将军夫人会答应这门婚事吗?”
“这才哪到哪儿?”廖红卿笑了,“知礼才十五,十七岁之前,母亲不会帮他定亲。”
且如今国丧,三年后朝廷多半会开恩科为新帝选拔人才,彭知礼那时候才能考乡试。
说是先成家后立业,可彭知礼从父族那边得到的助力很少,母族……廖齐是武将,仕途上帮不上他太多,只能保证他不被人抢功,不会被人欺负,太傅府倒是能帮他,但太傅府的长辈们都比较正直,比如彭知礼进书院这件事,几位舅舅宁愿先逼着他学,也不会用人情让他入书院。
想要得太傅府相帮,得他自身才情足够好才行。
顾月苗恍然大悟:“你们想拖到曲姑娘自己放弃?”
曲婉儿今年十五,姑娘家十五六岁定亲正好,等到十七八岁也不迟,可若是十七八岁才相看,却是真的迟了,尤其曲婉儿这样家世一般的女子,赌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