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90(第21页)
随从应声而去。
屋中只剩下夫妻二人,贺侯看到顾氏眼圈红了,又保证:“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情。”
顾氏适当地表露了伤心,今儿她可不光是发脾气,还得有应对之策:“侯爷,我又不是那善妒不容人的,你完全可以将那些女人放在侯府,有我盯着,好歹不会让她们出去丢人。希望侯爷明白,那些女人闹腾起来,丢的不光是我的面子,还丢整个侯府的人!”
“我明白。”贺侯脱下外袍,“此次是意外,这种意外不会有第二回。”
顾氏面色缓和了几分:“秦夫人亲眼看到安氏请安,回头这门亲事定不下来,可不关我事。”
这婚事一开始是贺侯提的,顾氏找了人从中牵线,对方也有意,两府才达成一致,不过,媒人还没登门,一切就还有变数。
贺侯不太在意:“婚姻大事也讲究缘分,若是不成,便是二人缘分未到。”
顾氏翻了个白眼,如果不是安氏跳出来,这婚事怎么可能不成?
“希望侯爷为宫中的元慧多考虑,毕竟,一国之母,不能有过于荒唐的父亲和母亲。皇上年轻,今年不选秀,但早晚都会选,往后宫中新人越来越多,皇上也会在前朝提拔能干的大臣,到时……”
皇后之位不一定稳当。
贺侯嗯了一声:“放心,有我在,不会让元慧受委屈。”
贺元慧前两天才传出有孕,年底就会临盆,若是一举得男,孩子多半会被立为储君。
到时,无论安东侯府愿不愿意,都会被裹挟到下一次夺嫡之争中。
在太子登基之前,安东侯府绝不能出事。否则,宫中的皇后也好,太子也罢,估计都很难得善终。
大概是顾氏的劝说真的有用,在彭知礼成亲的头一日,侯府又多了两位姨娘。
彼时廖红卿在将军府帮忙。
将军府大喜,廖玉珠也回来帮忙了。
廖齐认下了彭知礼做亲生儿子,那无论廖玉珠心里怎么想,彭知礼都是她的亲侄子。
侄子成亲,做姑姑的不光要送上厚礼,还得帮着忙前忙后。
不过,廖玉珠并没有不甘愿,眼看摆宴的地方张罗得差不多了,还抽空跟廖红卿闲聊:“青山没考中,回家睡了好几天,一天就吃一顿饭。我还怕他想不开呢,想跑去劝,他又不让我进门。好在他还知道分寸,今儿跟着我一起来了。”
陈青山来帮忙,但并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做,于是陪彭知礼一起清点明儿迎亲所要用的东西。
算年纪,陈青山还要大一点儿。
廖红卿随口劝:“表弟是奉禹书院学子,此次不中是运气不好,下次定然会榜上有名。”
若是陈青山在读书上的态度不对,夫子早已指出来了。如果他考不中,书院不会要他。
廖玉珠明白这个道理,可凡事无绝对,儿子一天不中,她就不敢说这话。
“我想帮他说亲,他又不愿意,说是要像知礼一样考中了再说,但下一次的春闱,最快也要三年后,太迟了。”
廖红卿忽然想起来,陈青山曾经对她有一些不可言说的感情,虽然当时糊弄过去了,但这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她一时有些紧张,回头又想,这都是几年前的事了,说不准陈青山都忘了。
读书人嘛,学业要紧,想要先考
中功名了再成亲是常事。
“侯府都有喜事要办,三弟的亲事定下了。”
两家只是口头上约定,还没有下定。廖玉珠倒不知道这事:“哪家的姑娘?”
廖红卿解释了一下。
秦府的门第真的不高,皇后娘娘的弟弟,婚事可以定得更好一些。但要说秦府哪里不好,也挑不出来。
“你婆婆算是用心的。”廖玉珠小声分析,“秦府是京城本地人,但凡是太医的家人开医馆,那都能财源滚滚来。安东侯府的公子,身份有了,前程也不会差,就差点银子。这有个嫁妆丰厚的妻子,成亲后,就不用府里多操心。对你也有好处,等长辈不在,你们分了家,他们也不会变成经常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
恰在此时,有白如意的丫鬟过来,拉了廖红卿到旁边低语几句。
其实就是想问小周姨娘明儿会不会出现。
彭知礼算是将军府的孙辈,他成亲,整个将军府的长辈都该出面。小周姨娘若是闹着要来,将军府不好将人拒之门外。
廖齐没提这件事,白如意却不能不管,得提前问清楚人来不来,到时候找人看着她……不然,大喜的日子出了事,不说丢不丢人,挺晦气的。
白如意第一回娶儿媳妇,绝对不允许有人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