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第6页)
这都不是孝不孝的事。彭继文能够走到如今,本身就是个聪明人,此次离京,无论杨静音要不要陪同,他想回京就只能靠郡主府。
回不了京,他一辈子都是个外地的官儿。
“母亲!”彭继文语气加重,“儿子孝不孝,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您最好别吵闹,老实收拾行李跟儿子一起离开京城。不然,儿子就送您和大哥团聚。您不是总惦记着大哥,怕大哥一个人在外地冷着饿着吗?往常您还总说大哥大嫂感情不好是因为分别太久,您带着大嫂一起去找大哥住,刚好让他们夫妻培养感情……”
彭继武做的那个不入流的小官,只勉勉强强算是个官而已,他那点儿俸禄,连自己都养不活。老太太每年还要私底下接济他。
她跟着二儿子住,儿媳妇的账房先生从来不拦着她支取银子,她也能想法子接济一下老大。
如果去跟长子住,那……她肯定不会有现在这样优渥的日子。
“不不不,我跟你住。”
杨静音冷笑了一声,她往常从来不跟老太太在钱财上计较,总想着婆媳和睦,身外之物而已,花点银子让婆婆闭嘴,划算。
但老太太拿她的银子私底下接济大房,此事实在不厚道,她嘴上没说,心里对此
早已不满。
彭继文听到妻子的哼声:“本来就该是长子孝敬双亲,儿子抢着孝敬您这些年,实在不应该。”他一挥手,“送走!”
如果彭继文真是一团烂泥,太傅府也不会把他扶到如今位置。
他雷厉风行,一个时辰后将大房几人全部送走。期间没有拒绝了嫂嫂和侄子侄媳的求见。
总之,他也不管彭知书要不要考试,也不管彭知书的妻妾是否有孕,直接吩咐了底下的人,在他离京时,要强行把这些人带走。
夫妻争执而已,说到底是家事。兄弟分家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京城那么多的贵人,每天发生许多事,不是格外注意彭继文的人,都发现不了彭家的改变。
白如意正在给儿子挑宴席上用的盘子,廖齐回来了,说起彭继文夫妻俩争吵之事。
“老人家被撵回了原先的宅子,一路上都在骂儿子不孝……啧啧,简直和小周姨娘差不多,只图自己高兴,完全不为儿女考虑,只会拖后腿。彭大人是个官员,落得个不孝的名声,以后有人提拔他,都得掂量一二。毕竟,那可是他亲娘指责他不孝顺。”
听完这些,白如意笑道:“他本身能力不错,老太太也是在马车上骂,应该没有多少人听见吧?别人听见了,也多半不知道那是他的娘。”
当然了,也是因为她事不关己,才能做到高高挂起,还笑得出来。
廖齐点点头,笑着道:“我让人打听过了,彭大人离京时,肯定会带上老太太和大房。他们一走,就没人跟咱们抢儿子了。”
这才是他想说的话,主要想让妻子放宽心。
白如意的手摩挲着盘子,心情复杂。
廖齐又道:“彭夫人回了郡主府,夫妻俩吵得挺厉害,似乎要和离。”
白如意侧头看他:“看来,我还是太善良了。”
哪怕廖齐没打听到,她也猜得到是杨静音逼迫彭继文将老太太和大房送走的。
“对!”廖齐提起彭继文就没好话,娶到了他的心上人,却不好好对待,“那时候你强势一些,不要那么善解人意,他肯定会把老人家送走。说到底,那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
白如意还在想是不是自己做人太差,处事不够聪明才受了多年委屈。听到这话,顿时就乐了。
廖齐一把揽住她的腰:“不要想他了。哪怕你是恨他,我心里都不好受。”
*
彭继文离京那天,彭知礼还去送了。
杨静音没有一起离京,但彭继文的行礼塞了满满当当十来架车。
彭知礼看见那浩浩荡荡的车队时,满脸意外。
彭继文苦笑,饶是他那天当机立断将母亲和大房送走,并且表示会把母亲和大房送到兄长那里……杨静音当时看似原谅他了,后来还是回了郡主府,然后就让人传了消息,和离是必然,让他早做打算。
他跑去争取过,却连郡主府的大门都没能进。
和离书还未送来,但……彭继文清楚,如果夫妻俩和离,郡主府不会帮他,没有人帮忙奔走,接下来三五年之内,他都回不了京城。
“何姑娘是个好的,好好跟他过日子。”彭继文一脸怅然,“你娘是个好母亲,她不会让你陷入两难境地,你爹我缺了点运道……”
父子分别在即,彭知礼自认是晚辈,不想对父亲说教,此时却有点忍不住:“母亲那些年受的委屈你都看在眼里,你为何不帮她?”
彭继文:“……”
“她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