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070(第1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贺元慧小声解释:“周府嫡支的公子周誉,今年十八,没有议过亲,此次是周家主动提的相看,我当时就一口回绝……那么多的长辈,周誉再好,我也不可能选他。可是娘已经答应了。”

她一挥手,“明儿就是走个过场而已,我最讨厌那种文弱书生,经不起我一顿锤,显得我粗鲁。”

余红卿:“……”

两家是在京城内的桃花林相看。

那桃花林是周家的别院,里面景致不错,说的是贺周三夫人生辰。

到时侯夫人带着女儿上门做客,周誉过来给他三伯母送贺礼。

如此相看,不会显得太刻意,不成也不会影响了两个年轻人的名声。

余红卿若有所思:“该不会周公子以前都是这么相看,所以才说没有相看过吧?”

贺元慧动作一顿:“还别说,真有这个可能。不过,这些都不要紧,我以前见过他,管他愿不愿意,反正我是不愿意的。而且我已经在我娘跟前表明了心思,这门婚事肯定不成。”

两人坐了近一个时辰,贺元慧看完了戏后,又坐到了窗边瞧街面上的热闹,手里拿着点心小口小口啃着,肚子不饿,但又有点儿馋……也就是在余红卿面前,换了别人,她也放不开。

忽然,贺元慧动作一顿,起身就往外跑,人都出门了,只留下一句话:“卿娘,你先回,我这边有点急事。”

余红卿:“……”

等她追到门口,贺元慧楼梯都下了一半。

她要托贺元慧办的事还没开口呢,不过,看贺元慧那么着急,好像遇到了火烧眉毛的急事,她倒不好把人喊回来。

罢,贺元慧经常来找她,大不了在她这里多放两日。

*

廖齐上门提亲那日,准备了足足五十六抬礼物,每一箱都塞得满满当当。

都说一嫁随父母,二嫁从心。

白如意这都是三嫁了,而且她前面两次亲事反了过来,第一次嫁人是她随了自己心意,第二次才是家中的长辈点头。

魏氏第三次嫁女儿,才算收到了一份像样的提亲礼。

之前范继海压根就没有提亲,第一回上门给家里人准备了一份见面礼,并不贵重,堪称廉价。

太傅府不接受他,要退还他的东西。范继海说什么也不肯要,后来那些东西被老夫人一怒之下让人全部搜罗到灶中一把火烧了。

彭府上门提亲时,送的礼物粗笨,八抬箱子空落落的。

那时候太傅夫妻俩想着女儿还能嫁一个青年才俊就不错了,彭家人不多,应该不会嫌弃女儿。且彭府的礼物虽简陋,却也情有可原。毕竟,人家穷嘛。

这一次廖齐提亲,礼物堪称厚重,给足了太傅府面子。魏氏笑得见牙不见眼,甭管几嫁,女儿嫁出去就能少许多闲言碎语。

两家又坐下来商量婚期,太傅府的意思是想赶紧将白如意嫁出去,不过呢,女方要矜持,再着急也不能说。廖齐也急着成亲,提了六月初九的婚期。

确实有点太急了,距离现在,只有一个多月。

太傅府答应了下来。

送走了廖齐,白如意跟家人寒暄过后回房,整个人都很不真实。回京城半年不到,她又有了未婚夫了。

这一次所有提亲的礼物都送到了白如意的院子里,依着魏氏的意思,以后廖家送的东西无论贵重与否,全部交由白如意自己来安排。

此举,白家的媳妇中有人不满,魏氏完全不管。

如今她是当家主母,无论底下谁不服,都憋着!

白如意要自己准备嫁妆,出门的次数便多了。

而廖齐也一样,他那个姨娘平时很少出门,没有帮家中操持过这等大喜事。廖齐自己也没有安排过,整日忙忙碌碌。

都这么忙了,廖齐还记得操心余红卿。

“就是上一次咱们在奉禹书院外林子遇见的那位柳公子。”白如意解释,“他是个记恩的,后来还亲自去将军府上送谢礼,廖将军自觉是分内之事,说什么都不肯收,后又把礼物送回去。柳公子是个讲究人,非得送谢礼,也不怕麻烦,又给送回了将军府上。一来二去的,他们熟悉起来。此次相看,是柳公子自己提的。”

余红卿仔细回想了一下,那个柳公子文质彬彬,长相谈吐温雅,就是是被吓着了,不够从容。

“你觉得呢?”

白如意回想过那两个年轻人:“据说柳公子出身江南,你应该听说过江南文风鼎盛,但他还是到了京城的奉禹书院求学,这其中会增添很大一笔花销,看来他家中很重视他,且门第不光清贵,还颇有几分家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