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1章 任命下达升职了(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峰疑惑地接过来,只见名单上罗列着十几个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一串简介,比如毕业院校、所在单位、技术专长等等。

“这是……”

“这是我们规划司通过各种渠道,梳理出来的一份名单,上面的人,都是目前国内在计算机编程和系统架构方面,比较有潜力的年轻技术人员。”郑副司长解释道,“你推荐的费伟是大专家,是我们的总顾问,但具体干活,还需要一批能冲锋陷阵的兵,这些人,就是我为你准备的兵。”

李峰看着这份名单,如获至宝。

这简直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他正愁着除了费伟之外,该从哪里去寻找核心的技术团队成员,没想到郑副司长连这个都替他想到了。

名单上的人,他大多不认识,只听过其中一两个的名字,都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文章的青年才俊。

“郑副司长,这份名单太重要了,真是帮了我的大忙。”李峰由衷地感谢道。

“你先别急着谢,人我给你找出来了,但具体哪些人合适,哪些人能堪大用,还需要你自己去甄别。”郑副司长看着李峰,眼神里带着期许,“你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选人用人的权力,我交给你。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快!项目不等人,我们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把最精锐的队伍拉起来。”

“我明白,我回去就马上研究这份名单。”李峰重重地点了点头。

从轻工部出来,李峰没有直接回厂,而是揣着那份宝贵的名单,马不停蹄地又赶往了位于城区的计算机研究所。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请教最专业的人。

对于名单上的这些人,他两眼一抹黑,但费伟教授肯定了如指掌。

在研究所的传达室等了约莫十来分钟,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研究员就出来将他领了进去。

费伟的办公室不大,但塞满了各种书籍和资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旧纸张和墨水的混合气息。

看到李峰进来,费伟显得很高兴,亲自给他倒了杯热茶。

“小李,你这行动力可真够快的,我电话刚挂没多久,你就直接找上门来了。”费伟笑着说道。

“情况紧急,只能特事特办了。”李峰笑了笑,将郑副司长给他的那份名单恭敬地递了过去,“费教授,这是部里帮忙梳理的一份人材名单,您是这方面的泰山北斗,想请您帮忙掌掌眼,看看这里面哪些同志比较适合我们这个项目。”

“哦?”费伟接过名单,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逐行逐句地仔细看了起来。

办公室里一时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李峰端着茶杯,耐心地等待着,他能感觉到,费伟教授看得非常认真,时而点头,时而又微微蹙眉。

过了足足一刻钟,费伟才抬起头,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红笔。

“这份名单的质量很高啊,看来你们部里是下了大功夫的。”费伟感慨了一句,然后用笔尖在名单上点了点,“这里面大部分人我都知道,有些还是我带过的学生。”

说着,他便开始在名单上勾画起来。

“这个王建国,基础非常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让他负责底层算法的模块,应该没问题。”

“还有这个刘思齐,一个女同志,但心思比男人还细,特别擅长调试和纠错,可以让她负责软件测试和优化。”

“这个,孙立波,鬼点子多,不拘一格,适合去做一些探索性的开发工作……”

费伟一边说,一边在名单上圈出了一个个名字,并且在旁边做了简单的标注。

他的点评言简意赅,却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人的技术特点和性格特质。

李峰在一旁听着,心里暗暗佩服。

这就是顶级专家的眼光和人脉,短短十几分钟,一个精干的技术团队雏形,就在他的脑海里建立起来了。

最终,费伟圈定了六个人。

“小李,就这六个人吧。”费伟将名单递还给李峰,“他们都是我们所里,乃至全国范围内,在编程领域最有天赋和潜力的年轻人。有他们几个作为核心骨干,再加上我这个老头子给你坐镇,软件开发这块的架子,就算是搭起来了。”

“太感谢您了,费教授!您这可真是帮我解决了天大的难题!”李峰激动地站起身,对着费伟深深地鞠了一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