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570(第1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青梅嘻嘻笑着说:“沈教授,你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一见你就觉得亲切呢。”

范淑玲的心一咯噔,嘴上说:“少来这一套。”眼睛却在细细观察青梅的眉眼。

青梅挪了挪屁股,笑嘻嘻地说:“下学期还有小班嘛?提前让我报个名?你也知道我这次是被奸人所害,要不然我就成你的学生啦。”

范淑玲本来想开口拒绝,一时忍住了。她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我得考虑考虑。”

她明年就要回国,本就打算在国内待半年。小班应该没指望了。可她不想看到青梅失望的表情,于是推了下。

青梅还以为沈教授想看她表现,她早有准备。

斜挎的解放包里有她这些日子做的功课,还有关于苏维埃的一些思想感悟。她把笔记交给沈教授,抿唇笑着说:“那你看看我够不够格吧。”

范淑玲接过她的笔记,仔细看了几眼,的确是个有一定思想高度的好姑娘。

她在翻阅中,忽然看到笔记中间夹着一张顾昭昭的照片。

青梅见沈教授合上笔记,还以为要把笔记还给自己。

哪成想,沈教授把笔记拿在手里说:“正好有时间我回去给你好好看看。明天再给你?”

青梅当然高兴啦,忙不迭地说:“那我明天请你喝汽水!”

俩人说定后,又聊了几句顾昭昭的事。

沈教授越听越想听。

在青梅没发现的桌子下放,范淑玲握拳的手微微颤抖。

等到跟青梅分开,她回到宿舍里,将那张顾昭昭的照片取出来放在桌面上,又把自己女儿百天照片从钱夹拿出来,放在了一起。

像。

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错不了,绝对错不了!

第68章

一九七九年元月一日。

筹备已久的青梅港启动运行。

作为星海市唯一的客运双口,这一天港口上来了不少记者。

青梅躲在售票口,翻着火炉上的烤地瓜,笑盈盈地望着接受采访的青梅港经理佟华。

他曾是部队宣传部转业的,嘴皮子有两把刷子。

青梅身上穿着的棉袄样式新颖,女记者路过售票窗口往里面看了好几眼。

不光她身上穿的棉袄好看时髦,赵五荷和奶奶穿的也很有潮流感。

这都是赵小杏从沪市邮寄来的。她学业再忙也不忘给家人做衣服,这些年每年的冬衣都是她一针一线做的。

“杏儿做的样式越来越好,她没白上学!样式上有很大的进步啊。”

赵五荷抱着顾昭昭在售票窗口后面坐着烤火,青梅接过递进来的钞票和介绍信、工作证,逐一核对后撕下船票夹着零钞推向窗口。

奶奶不可思议地说:“这样开着窗口就能挣钱啦?”

青梅笑着说:“客运船的话我们只收手续费,船票钱还要跟船舶公司分。”

赵五荷佩服地说:“不过一天下来也不少。要是多来几艘大船,我孙子念书娶媳妇的钱就来了。”

青梅说:“这些都要跟航司商量,人家怎么安排,咱们怎么办。”

实际上随着以后春运展开,港口客运的生意只会越来越好。

说话的时候,货运港那边传来一声汽鸣声。

隐隐约约传来众人的惊呼声。

大型货运船只缓缓驶入港口,码头上工人们排着队服从指挥等着搬运货品。

青梅以为这边最多有中小型的运输船只过来,后来航司来专人检查测量过海洋深度与礁石数量,认为青梅港完全可以接受大型货运船只。

这无疑是天降喜讯,一艘大型货运船只靠岸后的费用相当于二十艘中型货运船只,五十艘小型货运船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