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5(第10页)
赵小杏有点难以启齿,在这年代“开小灶”终归不是体面事。
但青梅知道这就跟请家教一个意思,现在觉得不体面,以后就等着后悔吧。
“那你们跟数学老师说了吗?我记得老师姓陈吧?”青梅回忆起陈老师当时在夜校的教导说:“他说不定也想要参加高考。”
赵小杏说:“我跟他说了,他还在考虑。”
“陈老师的确想要高考。”小燕把电话拿过去跟青梅分析说:“他有不少同学在城里能借给他学习资料。还有高考班可以参加。东河村消息闭塞,他不愿意在这里待。”
青梅想了想说:“咱们学习资料都是一手的好资料,回头你们跟他说,咱们的资料可以跟他分享。”
“好。”小燕说:“我也问过郭大爷,郭大爷说如果陈老师愿意,他可以教他英语。”
青梅觉得这样靠点谱说:“他当夜校老师估计没多少工分,明天你们把条件跟他说,另外再给他两个人的补课费。千万要把他留下来,不然我只能天天通过电话来教你们数学了。”
小燕说:“这些我都会跟陈老师说的。你也别太操心我们。实在不行,我们就到县城里报个高考班。”
“高考班哪有他们水平高。”
青梅知道郭大爷也好,陈老师也好都是被时代蹉跎的人才。两个人的小班可比人生地不熟的大班强多了。
她知道后来高考班盛行,在没有约束的年代,认得几个字的都敢站在讲台上误人子弟。
赵小杏拿过电话说:“那你放心吧,他家条件又不好,之前给几颗鸡蛋就感激的不行,咱们又是资料又是好处费的,他肯定能同意。”
青梅不放心地说:“要敬重人家,好好说话。”
赵小杏大咧咧地说:“这个你放心,我可不敢像你,当面郭大爷背后郭老驴。”
青梅哈哈笑着说:“我还当面叫呢。这不一样,郭大爷是个人物,不跟咱们计较而已。但陈老师不一样,对师长放尊重些准没错。”
远处小燕的声音轻轻传来:“我管着杏儿,你放心吧。回头谈妥了就给你来电话。”
青梅于是又问了问青砖院的小母鸡和果树,听说都好也就放心了。
挂了电话,青梅自己慢悠悠地往家里走。
顾轻舟最近开始联系人收拾港口的杂院,北燕的分校正在建设,用的是老高中的校址扩建的,正离港口不远。
想着小妻子到时候去,肯定不能跟孩子分开。应该会选择走读。学校离部队来回得四个小时,肯定不行。东河村更远。
那不如就把大杂院修缮恢复成四合院方便她平时走读,到时候赵五荷也过去帮忙带孩子,再找位称职的保姆问题不大。
周末夫妻团聚,回014或是他过去,这都可以商量。
赵五荷女士已经开始搜罗照料人的好人选,京市看屋子的有位吴婶子不错,几十年的情谊值得信任。但吴婶子要是过来,京市的院子就无人管理,反而不行。
青梅则万事不操心,有人给她操心。自己每天乐呵呵地捧着肚子读读书,散散步,日子快活的很。
等到第二天。青梅又给东河村打电话。
小燕过来接的电话:“说好啦,给我们补两个月到高考前为止。钱不要,在咱们家吃喝备考,跟郭大爷学英语就行。”
青梅笑着说:“看来陈老师还是有文人风骨,连补习费都不要。”
小燕说:“他只要求一个,要是数学成绩出来,考得好让我们帮着宣传是他教的。考得不好,万万不能说是他教的。”
青梅说:“为什么要这样?”
小燕说:“他说等他回城以后,要跟街道一起办个高考班。他先拿我俩试试水。”
青梅:“原来是要挣大钱啊。不过愿意教咱们还是感激的。”
小燕说:“对!回头他有题目给我们做,我也给你寄一份过去,你在那边别偷懒哦。我会考察你的。”
“行啊,咱们一起比比,看谁数学考得高。”说到这里,青梅问:“杏儿怎么不来接电话?”
小燕偷笑着说:“数学摸底考成绩太差,陈老师给她补课呢。”
“补得好,补得好,哪怕她想上的是所专科学校,学习上也不能松懈。”青梅顿时对陈老师敬重起来。
小燕说:“奶奶这几天打牌赢了钱,买了二斤柿饼子,问你要不要吃。”
青梅笑道:“我不要了,让她赶紧吃了吧,这天气越来越热放不住。”
“好。”小燕应了一声,又仔细问了问青梅最近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在那边习惯不习惯,还问姐夫照料的怎么样。
青梅一一回答了她,只让她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