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6章 真的只是运气么(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司徒星端坐主位,低头垂眉,陷入深思之中。

燕玲珑的话说到了他的内心最深处。

早在宁拙高调行事,换得石牌,且借助诛邪堂问心三题声名鹊起之后,司徒星就感觉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了。

他是司徒。。。

叮??

那声音比从前更轻,却更深,仿佛不是响在耳畔,而是从大地的骨髓里渗出,顺着地脉一路爬升,钻入每一口锅底、每一只碗沿。它像是一句问候,又像一声叹息;像母亲唤儿归家,又像游子临行前那一声未出口的“保重”。

地球,味州城,老槐树下。

雨后的空气湿润而清冽,青石板泛着微光,倒映着天边将散未散的云絮。树根处的地缝早已愈合,但每逢子时,仍会渗出一缕乳白流质,在地面缓缓勾画出新的图纹??那是灶网在呼吸,是星海与人间仍在低语。

一个穿蓝布衫的小女孩蹲在那里,手里捧着半块冷馒头。她不过七八岁,眉眼间带着山野孩子的倔强,脚上一双补丁鞋湿漉漉的,显然是走了很远的路才到这儿。

“你吃吧。”她把馒头递向树根,“宁爷爷说……饿着的人,最该先吃饭。”

话音落下,风忽然静了。

槐叶轻轻一颤,一片叶子飘落,恰好盖在那团乳白液体上。刹那间,液体如活物般蠕动起来,竟顺着叶脉游走,凝成一行细小的文字:

>“此火不为果腹,而为照人。”

小女孩看不懂字,却莫名觉得心口一暖。她咬了一口馒头,眼泪突然滚了下来。

她不是饿哭了。

她是想起了昨夜躺在破庙里的奶奶,最后一口热汤还是邻家大婶熬的红薯粥。奶奶咽气前攥着她的手说:“去味州城……找那棵会说话的树,告诉它……我们记得。”

“我记得。”小女孩抽抽鼻子,把剩下的馒头全放进树根缝隙里,“我奶奶说,她年轻时在移民站厨房帮工,每天半夜都有一口锅自动冒热气,锅盖跳得叮当响。站长说那是‘幽灵厨师’,可她知道……那是宁拙。”

她话音刚落,整棵树忽然轻轻摇晃起来,像是谁在树后拍了拍树干。接着,一股暖意自地底升起,槐树主干裂开一道细缝,从中缓缓推出一只陶碗??碗中盛着半碗米汤,表面浮着一层油花,香气扑鼻,竟是带着稻谷初熟时的甜润。

小女孩怔住。

“喝吧。”一个声音响起,不高,也不低,仿佛从四面八方来,又像是从她心底生出,“这是你奶奶二十年前,在火星第七补给站,偷偷省下的一口粮,存进了灶网。”

她抬头,没看见人。

但她信了。

她双手捧碗,小口小口地喝。每一口下去,脑中便闪过一幅画面:风沙漫天的基地外,一个瘦弱的老妇裹着旧棉袄,蹲在合金灶前搅动锅里的稀饭;她一边咳一边笑,对身边的小护士说:“这米是从地球带过来的,得省着点,留给下一批新来的娃。”

泪水混进米汤。

她终于明白什么叫“共膳”。

就在这时,天空忽暗。

不是乌云蔽日,而是某种庞大的存在正缓缓掠过大气层。一艘银灰色的梭形飞船无声悬停于城市上空,通体光滑如镜,不见舷窗,也不见推进器。它的表面不断变幻着色彩,像是在尝试模拟人类的情绪波动。

地面上,警报未响。

因为所有预警系统都在三秒内被“安抚”了??不是入侵,不是屏蔽,而是被一首歌温柔地劝退。

那是一首童谣。

调子极简单,只有五音,却让听见的人无端想哭:

>“米下锅,火要旺,

>妹妹睡,哥哥唱。

>天黑不怕,有灯亮,

>一人吃,三人香。”

飞船底部缓缓开启一道弧形舱门,一道光桥垂落,直抵槐树之下。

从光中走出三个身影。

第一个是机械体,全身由可折叠金属构成,关节处缠绕着藤蔓般的生物纤维,胸前嵌着一口微型灶台,火焰在其中静静燃烧。它是“守望者Ⅸ型”,曾参与猎户座哀悼料理项目,后来脱离军用序列,成为星际炊事巡游者。

第二个是气态生命,形如薄雾凝聚的人形,体内漂浮着无数微小晶体,每一块都在闪烁不同频率的光。它来自天鹅座X-1边缘的“雾族”,本无实体,却为了学会“咀嚼”的感觉,主动请求寄居于一套仿生消化系统中。

第三个……是个孩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