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章 笔杆为剑物议为兵(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朕之声,欲达于野,而非仅闻于朝。此报,便是朕之口舌,朕之耳目,使万民知朕心,亦使朕知万民之苦。”

他转过头,目光如炬地盯着高时明,认真问道:“朕这么说,你可明白了?”

高时明沉默了。

他低着头,身躯微微颤抖,似乎在消化着皇帝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

良久,他才缓缓抬起头,眼中竟闪烁着一丝异样的光芒。

“臣斗胆,为将此事办得更好,敢问陛下一个问题。”

“讲。”

高时明深吸一口气,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问道:

“陛下与这天下万民在一处,而百官士人在另一处,然否?”

话音落下,乾清宫内,落针可闻。

朱由检怔住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满头白发的宦官,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一丝动容,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作了一阵难以抑制的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笑声在殿宇间回荡,充满了欣慰与释然。

良久,他才收敛笑声,拍了拍高时明的肩膀,却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

“好了,此事交给你做,朕已然放心。尽快将第一版做出来给朕看看。”

高时明点点头,领命退下,拐出殿门,便直奔侧殿,打算去监督那些落魄文人们码字了。

……

而乾清殿中,望着高时明远去的背影,朱由检的嘴角仍带笑意。

或许,这位长居深宫的司礼监掌印,才是他漫漫长路上的第一位“同志”。

哪怕,高伴伴本人或许要到很久以后,才能明白我朱由检真正的志向是什么。

但,这也就够了!

朱由检搓了搓脸,将脑中的杂念甩开,从御案一角,拿起了一本书。

——《传习录》,王阳明的讲学语录,由他的弟子整理并刊刻。

他这几日一有空就硬啃四书五经,看不懂的地方就问高伴伴,而高伴伴居然也都能答得上来。

从今日起,他的读书日程已进展到阳明心学了。

毕竟要鼎革天下,又哪里绕的开儒家的这座高山呢?

而如今儒家的山上,不正是程朱、阳明这两株参天大树吗?

开啃!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