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 朕有钱但朕不能给你为盟主赎(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果然,细节都在这些聪明人的脑子里,只是他们不屑于写在纸上罢了。

朝阳门,乃京师东面城门,往东再去就是通州,而通州则是连接着漕运。

修好这条路,既是对漕运做一点小提速,也是做给那些即将通过运河入京的东林党人看的。

某种意义上,修路这事,有一部分本质上是“政绩工程”,为的就是给东林们一点小小的“阉党震撼”。

而宣武门外,多是官员府邸;崇文门外,则是商贾云集之地。

将这两条路列为第二优先级,分别对应官、民两个群体,亦是应有之意。

(p。s下图就是要修的三条路,我用比例尺算过,大约7。2里,1296丈。)

“很好。”朱由检再问,“若以十月初一,十一月初一为限,这两个期限,工程大约能进展到何种程度?”

薛国观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

“回陛下,此事……此事微臣尚不知晓,需得下去之后,仔细查档调卷,盘算之后,方能知晓。”

朱由检不置可否,再次追问:

“修路之中,若逢有中官、勋贵、外戚、巨商之家,侵占道路,阻碍施工,你,要如何处置?”

这个问题,正撞在了薛国观的本行上。

他精神一振,朗声道:“陛下,此事易耳!按《大明会典》所载:‘凡侵占街巷道路而起盖房屋及为园圃者,杖六十,各令复旧。其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有法可依,臣自当依法办事!”

朱由检不说话,只是微笑着看着他。

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了然。

薛国观被他看得有些发毛,那股子依法办事的底气,瞬间就泄了。

他尴尬地笑了笑,补充道:“当然……国朝如今法度松弛,此等严法,恐不可突然施行。”

“臣之意,可先行文通告,晓谕全城。而后,再抓几个不长眼的典型,明正典刑,以儆效尤。其余人等,则可酌情,令其出钱配赎即可。”

朱由检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做此事,不必顾忌任何人。”

他顿了顿,突然想起自己那奇葩的岳父大人,语气幽幽地说道:

“哪怕是朕的至亲国戚,到时候犯了事,也自有朕为你担着。你,且放手去做便是。”

薛国观心中一热,连忙拱手称是。

然而,他这口气还没松完,皇帝的下一个问题,便又接踵而至。

“人手、劳役、工料、监察、反贪、巡视、保养……”

朱由检一连串地问了下去,问题一个比一个细,一个比一个刁钻。

薛国观一开始还能对答如流,但渐渐地,他心中那些早已成竹在胸的腹稿,便不够用了。

有些问题,他只能默默记下,冷汗,已经再次浸湿了他的后背。

这一番连珠炮般的问答下来,薛国观那颗因为写出“十策”而无比乐观的心,早已是烟消云散。

他被问得头脑发昏,只觉得眼前这位年少的君王,仿佛不是一个养在深宫中的皇帝,而是一个在地方上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老吏!

终于,朱由检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如你前面所说,人手可用劳役,暂且不计。然则,工匠之薪酬,石板之用料,这两项,约莫需要多少银两?”

薛国观轻轻地松了口气。

这个问题,恰好就在他的准备范畴之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