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感情方面的原因(第1页)
相关热搜在网上挂了半天,其中#姜驰点赞梁安白黑料#引发网友热议,多个营销号参与和稀泥,深度解读姜驰点赞的几条微博,提炼出以下三点:1。姜驰准备复出;2。梁安白整容石锤;3。两人不熟。
梁安白工作室迅速律师函警告造谣博主,接着关于梁安白整容的视频帖子被全网下架。
姜驰工作室也在两小时后发文澄清,称姜驰的微博一直由工作室打理,点赞梁安白微博以及黑料的行为并非姜驰本人所为,涉事员工已开除。并针对#业内爆料姜驰曾被金主包养#这一热搜词条发布首轮声明,会对造谣者追责到底。
为应对舆论危机,赵典文给姜驰临时塞了一个专访挽回路人缘,小万负责接姜驰来公司,但他在公寓里没找到人,几分钟后姜驰发来一个地址。
小万循着导航驱车十公里,停在一家高档西餐厅对面。不一会儿姜驰出现在餐厅门口,穿一身浅色居家常服,戴一顶黑色鸭舌,低头在看手机。
小万发消息说自己在马路对面,发完抬头去看,姜驰在和一个穿风衣的高大男人说话。姜驰官方身高183,男人却高出姜驰大半个头,目视得一米九几,气场很足,比穿着随意的姜驰更像明星。
男人递给姜驰一个咖色袋子,姜驰不动,两人像在对峙。姜驰低头,大概看到了小万的消息,扭头要走,男人说了什么,姜驰顿住脚,折回去将袋子接到手里。
小万看到姜驰下台阶,两手揣兜里望着脚尖等红灯变绿,绿灯走了三四秒,他才反应过来,迈过斑马线,打开车门后座上来。
刚才那一幕致使小万好奇袋子里是什么棘手的东西,但好像只是餐厅打包的食物,因为袋子上明晃晃印着餐厅logo。
姜驰系好安全带,问小万有没有吃午饭。小万一早忙东忙西,热饭没吃上一口,但他不好意思,推辞不要,姜驰不和他别扭,把袋子放在中央扶手箱上,让他找个能停车的地方吃了再走。
小万开了两百多米找到一个临时车位,打开袋子,里面有饮料甜点,还有一份切好的牛排,揭盖香味飘了满车厢。
开动之前,他问姜驰吃没吃,答案虽是吃了,但小万知道一定没有,为了贴合《夜雨》中画家清癯的人设,姜驰一直在刻意控制体重,不吃饭是常有的事。
姜驰靠着车窗看手机。
点赞事件后,他被公司没收了微博账号,工作室冠冕堂皇的澄清博文是他在小号上看到的。看到‘涉事员工已被开除’几个字,姜驰眸光动了动,脸上浮上一点类似笑的表情。
小万在旁问:“驰哥,刚才跟你说话的那个人是谁啊?”
“嗯?”姜驰眼睛离开手机屏幕,抬眼看着小万。
“就是在餐厅门口,把打包袋递给你那个男人。”
姜驰神色淡淡地点了下头,小万猜测是餐厅经理一类的人,不等他回答便说:“我在公寓没找到你,赵总估计一会儿要问你去了哪里。”
因为‘包养’舆论发酵得快,公司为了证明姜驰的清白,晒出他近两个月的行程安排。赵典文希望姜驰接下来一段时间能够低调再低调,最好不要单独去见任何人,以免拍到造成不好的影响。
到公司赵典文见到姜驰第一句话果然问他不在公寓去了哪里。
“陪家人吃午饭。”姜驰看着他,眼神询问‘有什么问题吗?’
“下回记得提前说。”赵典文不再多问,把一会儿要采访的台本递给姜驰。内容他过了一遍手,每一个问题下面都有一个回答模板。夹在中间有一个问题标了红,问:对“小姜驰”一词的态度以及对撞脸一事的看法?
赵典文拟的答案长篇大论,用‘有趣’幽默化解‘小姜驰’一称呼,然后肯定对方,自我调侃,最后是祝福。这种偏官方的回答,既维护了自身形象,又避免话题再度发酵,符合圈内‘和气生财’的规则。
赵典文说:“是直播,不能照着念,记不住就大概背一背。”
姜驰‘嗯’了一声。
化妆师到位,姜驰放下台本,抬起脸配合上妆。
他生了一张随便怎么弄都好看的脸,化妆师一边夸,一边和他沟通一会儿要吹的发型。
化妆师扶着姜驰的脸,往镜子里看,姜驰的发型是偏长的鲻鱼头,他从未留过这样中性的发型,化妆师不免好奇,“姜老师是因为工作需要吗?”
“嗯。”
两个月前,姜驰接到《夜雨》的试镜邀约,但其实在此之前,他已经在赵典文手里看过剧本,也看完了《夜雨》的原著小说。
故事主要讲述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绘制一幅名为《夜雨》作品,揭露十年前的一场凶杀。
试镜顺利,第二天剧组就联系了经纪人确认档期与合同细节。
之后姜驰便比对着画家的人物形象蓄起了头发,还报了美术班,刻苦程度堪比高考艺术生的集训,每天早出晚归,一有空闲便翻开笔记揣摩剧本与角色。
所以,公司公开他的行程,自证的同时,也让公众看到一个完全低调、认真且专注的艺人。
“姜老师,我要用卷棒了,先别动哦。”
化妆师在姜驰发型的基础上,挑挑练练卷出慵懒的碎卷。
姜驰唇色深,半长的发再下点功夫,蓦然就有风情万种那味儿。但他本身气质冷清,再被泠泠的眉眼一压,秾艳里增了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矜贵。
赵典文忙完推门进来,化妆师在给姜驰补最后一点肉色腮红。
即将开采前十分钟,赵典文拿起台本问姜驰仔细看了没有,台本有折痕,一定是看过了,他又问:“感觉怎么样,有问题吗?”
“没有。”姜驰抬头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