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黛玉笑着让她坐下,见她额角带着薄汗,忙让紫鹃倒杯凉茶来。湘云却一把按住她的手,献宝似的打开食盒,里面是两碟精致的点心:一碟是蟹壳黄的小烧饼,上面撒着芝麻;另一碟是水晶糕,透着淡淡的粉色,看着就让人眼馋。

“这是我家厨房新做的,烧饼里夹了蟹粉,水晶糕是用新摘的玫瑰做的,你快尝尝!”湘云拿起块水晶糕塞进黛玉手里,自己也抓起个烧饼咬了一大口,“前儿我听袭人说,宝二爷得了块上好的墨,说是徽州老墨坊做的,磨出来的墨汁带着松烟香,咱们什么时候去瞧瞧?”

黛玉刚咬了口水晶糕,清甜的玫瑰香混着米香在舌尖散开,闻言笑道:“你呀,整日就惦记着这些。宝二爷的墨再好,也是他用来写字的,咱们去凑什么热闹?”话虽如此,心里却也想起宝玉前日送来的那坛茉莉茶,茶水清冽,茉莉的香能在唇齿间留许久。

正说着,就见宝玉带着焙茗过来,手里还捧着个锦盒。“林妹妹,云丫头,你们瞧我这宝贝!”他刚进门就嚷嚷起来,额角的碎发还带着点潮气,像是刚在雨里跑过,“这是我托人从江南带来的澄泥砚,你看这纹路,像不像咱们沁芳池里的水波纹?”

湘云凑过去打开锦盒,里面是方砚台,紫褐色的石面上果然有层淡淡的纹路,像是水波荡漾。“果然好看!就是不知磨墨顺不顺手。”她伸手想摸摸,却被宝玉拦住。

“仔细些,这砚台刚开锋,别刮坏了。”宝玉小心翼翼地把砚台拿出来,又从怀里掏出块墨锭,“这墨是配这砚台的,妹妹要不要试试?”

黛玉看着他眼里的期待,像个献宝的孩子,心里不由得软了。她接过墨锭,指尖触到冰凉的砚台,轻声道:“那我就试试。”

紫鹃很快铺好宣纸,研好清水。黛玉拿起墨锭,在砚台上轻轻研磨起来。墨汁渐渐浓稠,果然带着股淡淡的松烟香,混着砚台本身的土腥味,竟有种说不出的雅致。

“真不错。”黛玉放下墨锭,看着砚台上的墨汁,“比我那方端砚磨出来的墨更润些。”

宝玉笑得眼睛都眯起来:“我就知道妹妹会喜欢。这砚台还有个妙处,你往上面呵口气试试。”

黛玉依言对着砚台呵了口气,只见石面上竟慢慢浮现出几行小字,是“沁芳”二字,旁边还有行小字:“赠颦卿雅玩”。

湘云看得直咋舌:“这砚台竟是活的不成?太神了!”

黛玉的脸颊微微发烫,嗔道:“又胡闹,谁让你刻这些的。”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前世她总觉得宝玉的好是浮在面上的,如今才发现,他的心思细起来,能把人放在心尖上疼。

正热闹着,就见鸳鸯匆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姑娘们,老太太让你们去荣庆堂呢,说是宫里的夏太监来了,带了娘娘的旨意。”

三人都愣了一下。宫里来人向来是大事,尤其是元春刚封妃不久,谁也不敢怠慢。宝玉忙把砚台收好,湘云也擦了擦嘴角的糕渣,跟着黛玉往荣庆堂去。

刚走到穿堂,就见贾母、王夫人、邢夫人都已在堂里坐着,旁边还站着个太监,穿着身石青色的蟒袍,正是夏守忠。他见宝玉等人进来,脸上堆着笑,却没起身,只对着贾母拱了拱手:“老太太,娘娘让奴才来传句话,说下月十五是她的生辰,想让府里的姑娘们进园子里热闹热闹,还说……想瞧瞧林姑娘新画的画。”

这话一出,满屋子的人都静了。邢夫人的脸色微微一沉,王夫人却笑着打圆场:“劳烦夏公公跑一趟,娘娘的意思我们记下了,定当好好准备。”

贾母看着夏守忠,慢悠悠地说:“夏公公辛苦了,先去偏厅歇歇,让他们备些茶点。”又对鸳鸯道,“快领着公公去。”

夏守忠却没动,目光落在黛玉身上,皮笑肉不笑地说:“林姑娘,娘娘特意吩咐,说你画的《大观园图》她很是喜欢,想让你再画一幅,送进宫里挂着。这可是娘娘的恩典,姑娘可别辜负了。”

这话听着是恩典,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压。黛玉心里一凛,知道元春这是在试探她。前世她病着,没能画成这画,后来是宝钗代笔的,如今却指名道姓要她画,怕是没那么简单。

她定了定神,屈膝行礼道:“能为娘娘作画是臣女的福气,只是臣女才疏学浅,怕画不好,污了娘娘的眼。”

夏守忠哼了一声:“林姑娘谦虚了,谁不知道姑娘是金陵有名的才女。奴才就等着姑娘的好消息了。”说罢又对着贾母拱了拱手,“老太太,奴才还得回宫复命,就不多留了。”

贾母让人取了些银两赏给夏守忠,又让贾琏送他出去。等人走了,王夫人才皱着眉道:“娘娘怎么突然想起要画了?这《大观园图》精细得很,怕是得画个把月才能成。”

邢夫人在一旁冷笑:“林姑娘有才华,画幅画算什么?只是别累着,毕竟身子金贵。”这话听着是关心,却带着几分刺,像是说黛玉仗着才华恃宠而骄。

黛玉没接话,只看着贾母。贾母拍了拍她的手,温声道:“玉儿别听她们的,你若是不想画,我去回了娘娘便是。”

黛玉摇摇头:“老太太别担心,臣女愿意画。只是这画要画得精细,怕是得让姐妹们帮忙看看,有些景致我怕记不清。”她知道这画是推不掉的,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接下,还能借着机会和姐妹们多走动,省得总有人说她孤僻。

宝玉当即道:“我帮你!园子里的景致我最熟,哪里有棵树,哪里有朵花,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