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世界大战终于起(第7页)
超级男孩、后街男孩那些家伙卖的比她还要贵。
然后,迷你碟不拍mv,且加入翻唱,那本来就是业内允许的做法。
甚至都能说是业内常态。
因为迷你碟就不是正式的专辑,是歌手在发正式专辑前的试水,又或者说是分享音乐,当这玩意的制作都不需要遵守专辑规则,不用和专辑一样琢磨概念,不用和专辑一样统一曲风,甚至都不要求你每一首歌看起来工整时,迷你碟这玩意那就是想怎么做都行的。
说的再难听一点,麦当娜,碧昂丝发extendedplay时也不拍mv啊。
2、资本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逐利。
如果发唱片不挣钱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存在唱片业了。
又或者说,你问问埃米纳姆,他入行不是为了挣钱吗?
他敢说这句话雷就敢劈他!
可就算艾斯纳弄出的圈钱之说真的是泼脏水,圈钱这种事在音乐圈里也不能直接回应。
至于理由嘛……
很简单。
那就是唱片圈的资本在唱片圈里圈的太狠了。
就拿全球最大的唱片市场北美来说好了,在这个大陆上,一张正版唱片要十几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
十几美元在美国都能吃好几顿快餐了!
但在同为快消品的音乐上,大家只能买一张!
美元购买力的强大世人皆知,可在音乐方面,美元的购买力和其他的钞票近乎一样!
光从这一点,你就能够看出,资本在唱片圈里圈的到底有多狠了!
也正是因为音乐这玩意在美国卖的真的非常贵,所以,当年,索尼和飞利浦搞出可擦拭的磁带盒后,盗版音乐才会在一夜之间迎来春天嘛。
接着,九十年代末,mp3的出现更是再一次的讲述了唱片资本的恶心。
只要是经历过mp3时代的人应该都知道,mp3最初的技术只能让人听个响。
早期mp3的音质是非常糊的。
别说贝斯那种常人难以分辨的乐器了,很多时候弦乐声那都是和其他音黏在一起的。
但就算是这样,专做数字盗版的napster出现后,不到六个月就收获了8000万的用户。
这什么概念?
所有人都知道mp3音质差!
但正版真的太贵了!
而除了这两个外,千禧年初的时候,北美唱片业还发生了一件搞笑的事儿。
以内达华州为首的十几个州联合了起来,调查唱片行业的定价问题,因为就连这些州的州政府都认为,当下市场里的唱片售价太不合理了,最后,整个调查以索尼被处罚而告终。
什么?
有人问唱片行业明明有五大,为啥最后只处罚索尼?
这个其实就是整个事件里最搞笑的地方——
只要是了解科技行业的应该都知道,音频光盘的专利在索尼手上。
因此,不管谁发专辑,只要用了光盘,那就得给索尼缴纳专利费。
然后,索尼在1999年的3月1日,上调了音频光盘的批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