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公主殿下摄魂怪(第6页)
那副模样——
你很难不说她就是赫敏·格兰杰。
“海伍德夫人。”
巴里·梅耶挪动目光,望向薇薇安,“我个人觉得您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那就是在两千年的夏天允许伊莎参演《harrypotter》。”
“hahahaha~~~谢谢~~~”
薇薇安红光满面,接受了巴里·梅耶的夸奖,伸手揽住了两个女儿,“我一直都觉得我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当然,这应该也是所有母亲都会有的想法。”
既然伊莎贝拉成熟的不像是13岁的孩子——
昂,上个月,3月19号,伊莎贝拉在剧组里过了自己的13周岁生日,现在的她已经是14岁,甚至是15虚岁的大姑娘啦……才怪!长大没什么好的,当小孩才开心啊!
所以,与《好声音》有关的讨论便直接被迪华两方抬上了桌。
由于当下的《好声音》不是一个综艺,因此,大伙最先聊的,是项目的构思。
迪华两方的创意是这样的:
它们即将打造的《美国好声音》的赛制流程与《好声音》电影里的赛制流程大致相同。
市、州、国的三段式流程全部都在。
但综艺里的国赛方案与电影里的展现有所不同。
因为电影的叙事时间有限嘛,所以电影最后展现出来的决赛那就是莉莉·泽勒站在舞台上正儿八经的唱歌,评委在下方打分,谁分高谁赢。
可综艺不能这么做。
又或者说,电影里的结局其实才是综艺里的开始,所有选秀类的综艺都是到这个阶段才正式直播的,因此,在迪士尼所写的构思里,全国赛期间,他们会引入四名音乐圈里的知名歌手或者创作人担任导师,让他们从150人的大名单里挑选学生,组成战队。
然后两两pk,胜者为王。
从表面上看,这和伊莎贝拉前世的《好声音》没啥区别。
但,这不是罗伯特·艾格能够未卜先知啊,也不是迪士尼里能人辈出,在伊莎贝拉提出创意之前就已经预判了她的预判,而是竞技类真人秀早就有了,导师带学生的思路那根本就不是《好声音》首创的,像当下大热的《美偶》里也有类似的内容。
说的再直白点,那就是真人秀里的各种创意其实早在电视发展的近百年里就已经被人们挖掘的差不多了,所谓的创新那其实就是换个壳子抄。
真正值钱的东西不是创意,而是世人都认的品牌。
就像《好声音》,这个项目里最值钱的玩意儿不是伊莎贝拉的灵感。
而是伊莎贝拉已经做起来的‘thevoice’。
迪华的构思挺完整的,所以在项目流程这方面伊莎贝拉没啥想法。
呃……
这不是说《好声音》节目里的‘转身’、‘互选’会被伊莎贝拉给ban了。
这些东西都是《好声音》的灵魂,伊莎贝拉肯定会保留,但这些东西得拿到最后再说,只要是个正常人,那都不会再谈判之时把所有的手牌一次性的全打空。
放下创意本,拿起两方临时赶制的合作书。
最现实的利益分配图出现在了伊莎贝拉的面前——
迪士尼希望从伊莎贝拉这儿收获《好声音》品牌在美国的所有权力,或者说是授权,包括但不限于综艺的制作与播出,乐园游戏的制作与投放。
前者很简单,那就是做选秀。
后者更简单,《百万》火了后,迪士尼乐园里就冒出了答题游戏了。
在ip开发上,迪士尼说自己是世界第二,那就没人敢说自己是世界第一。
与之对应的,则是迪士尼独享《好声音》在北美的所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