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章 只有我一个人叫大佬大佬没有反对叫多了我是他的小弟(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包才50斤,还剩25包,对王小小来说,一手一包才100斤,如果不是马师傅捆绑种粮速度慢,她早就全部拿上车了。

马师傅看了一下天,以前他一个人干,最起码要一个小时良种扛好和固定绑好。

现在只要看样子十点就可以到湟县,今晚不要住宿,吃饭可以回单位吃,又可以藏私房屋了。

马师傅说:“上来吧!我给你们留了位子。”

王小小和贺瑾爬了上去,王小小用绳子绑了两个背带结,她和贺瑾把绳子背在肩膀上,这样就不会被甩下来。

拖拉机突突突地开动了,剧烈的顛簸隨之而来,仿佛要把人的骨头架子都摇散。

但王小小和贺瑾心里却充满了喜悦——这比用脚走强太多了!

出发的时间是早上四点,天还没亮,习惯拖拉机的摇晃,两人不知不觉睡著了。

等他们醒来,是太阳出来了,温度立马上来了。

贺瑾要取下背带结。

王小小大喊道:“小瑾,我帮你脱,別解开绳子”

两人脱完袄,迎著太阳一路前行。

路上除了风景,就剩下突突突了……

他们就这样顛簸来顛簸去来到了湟县。

王小小帮马师傅卸完货,他们把军用水户的水装满,道谢离开。

湟县王小小绝对比西城还要热闹,所有的设施全部都有。

王小小肚子饿了,今天早上他们没有吃过东西,因为拖拉机的顛簸一定会让人吐了出来。

找了一个无人的角落,王小小和贺瑾吃完午餐。

他们来到国营饭店,这里今天只有红烧牛腩,王小小买了一份,全部装进饭盒里,再买了饃饃20个。

贺瑾小跑著回来,额头上带著细密的汗珠,脸上却满是打听清楚路线后的兴奋。

他喘了口气,指著他们来时的方向,又指向西边:“姐!问清楚了!咱们刚才过来的那一片,一直到湟县城,都算湟水谷地的农业区,路两边全是庄稼地。”

他掰著手指头,把打听到的地名一个个数出来:“路上会经过扎麻隆、镇海堡,还有个挺大的地方叫多巴镇,听说那里热闹,有供销社的分社。”

王小小一边听,一边把装得满满当当的饭盒和饃饃仔细收进背包。

贺瑾的语气变得认真起来:“就是老兵说的那个哈城,是个大公社,就在月日山脚下了。离这儿还有二十五公里,好消息是一路平路。咱们得抓紧,必须赶在晚上八点天黑前到那儿找地方住下。”

王小小系好背包带,果断地一挥手:“二十五公里,平路,还算轻鬆多了。时间够用,走!天黑前肯定能赶到哈城喝上热水!”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两人没有说话,一路走,走了十公里路,平地和水泥路还是不同的,比较吃力。

贺瑾惨白著脸,有气无力说:“姐,你看前面的房子,西城走到这里,每隔十五公里,都会有一栋房子一模一样,一排低矮的平房,一个简单的牌子,写著“xx公路段xx道班”,旁边往往有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这是什么?”

王小小想了一下说:“官方名称叫公路的守护站。道班指的是在公路沿线设置的、道班工人居住、工作和存放养路机械、材料的小型建筑或院落。基本上会有一间房子借给旅途的人暂住一晚。我们去那里休息一下,打一些井水。”

王小小带著贺瑾走到道班房,敲响了道班房的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晒得脸庞黢黑、繫著围裙的阿姨探出身来,眉头紧皱。

“住就住那间!里头有口破锅,有个土灶台,墙角有柴火!井在房子后头,自己打水!走的时候把地给我扫乾净,东西归位!听见没?”

几乎不等他们回答,就“砰”地一声把门关上了。

贺瑾缩了缩脖子,小声道:“姐,这阿姨好凶……”

王小小一边推开那间空房的木门,一边低声说,“傻小子,你懂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好人。她的话难听,可哪一句不是说在点子上?锅、灶、柴、水井的位置,连打扫卫生都交代了。这比那些光说漂亮话、一点实在忙都帮不上的人强一百倍。”

房子里果然如阿姨所说,屋子乾乾净净,但锅碗瓢盆基本齐全,墙角堆著整齐的乾柴,土炕上甚至还有两张破旧但乾净的草蓆。

王小小放下背包,利落地开始生火:“快,帮忙打水去。这种面冷心热的人,咱们更不能给她添麻烦,走的时候非得把这儿收拾得比来时候还乾净不可!”

王小小烧水,军用水壶水已经喝完了。

王小小和贺瑾睡了一个小时,把房间打扫乾净。

王小小將两个温热的饃饃递到那位面冷心热的阿姨面前:“阿姨,谢谢你行方便。这两个饃饃请收下,一点心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