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序章 前言写作方式世界观设定(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北方──赫雷斯维克帝国**

人口约590万人,北方唯一的国家,境内多为寒冷的高原与高山,气候干冷

?首都:铁王座

建立于帝国西南方的高原峭壁旁,由岩石筑成,城墙以黑铁加固,耸立近百米,墙面布满流刺与铁钉。

城门为厚重铁门,装饰着战斧纹章。

城内多为军校、军营、训练场、铁匠工坊等战略建筑,平民区规模小,多为木造房舍。

?最高领袖:奥拉夫

赫雷斯维克人认为领袖应为最强的战士,每四年于铁王座举行“比武大会”,历时三个月,数千名参与的国民逐一单挑决斗,冠军可获得“奥拉夫”之头衔,为接下来四年的赫雷斯维克最高领袖。

由奥拉夫负责国家外交事务,奥拉夫直接任命之行政首长处理民生与内政事务。

?政体:寡头政治──五角会议

由奥拉夫、行政首长、骑士团元帅、重兵团元帅、海军元帅,五人商议国家大事、处理重大决策。

?人民:霜民

不论男女,全民皆兵,6岁起须接受集体军事训练,直至18岁回归社会,并且60岁以后才算正式退役,在役期间须随时接受不定期集训、劳役、防卫、战争的征召。

故赫雷斯维克人民人均战士,骁勇善战、体格健壮、性格刚烈勇猛。

平时职业以农耕、狩猎、放牧、采集、锻造、佣兵为主,人民尚武,推崇近战肉搏,战士喜爱使用巨斧、巨剑、剑盾、大槌等重型冷兵器,认为使用远程武器、器械、火药、魔法者为懦夫。

信仰“女神大人”,无具体形象,并且严禁创作女神大人的画像与雕塑。

在男人眼里,女神大人就是情人的形象;在女人眼里,女神大人就是母亲的形象,赫雷斯维克人认为只有“死于战场”、“被比自己强大的战士光明正大地杀死”、“因过度操劳而猝逝”才能回归女神大人的怀抱,极度忌讳病死、自杀。

由于女神信仰与帝国残忍的刑罚,赫雷斯维克人民虽然各个强悍勇猛,但同时也普遍性格纯朴、遵纪守法,并且极其重视传统与规矩。

且重视生育与家族繁衍,故北方为人口最多的地区。

?军事:三大军团

无现役军人,全民皆为军人。

18~60岁的人民分为四梯交替进行军事训练,每年一次,每次三个月,并于战争时期进行大型动员,全民投入战争准备,依照平时军事训练种类划分入三大军团。

?重兵团:

全身穿戴重型铠甲,手持巨剑、巨斧、巨锤、巨盾等重型武器进行正面冲锋,加入重兵团是每位赫雷斯维克人民的梦想。

?骑士团:

人数最多,负责游击与后勤。

有骑乘马匹或巨牛进行突击与侦查的;有手持弩箭从后方远程输出的;有负责战线补给与防卫的,为重兵团的攻击进行掩护。

但因为缺乏肉搏精神,故被重兵团与海军歧视。

?海军:

如同海盗,操纵大型木船,以重砲轰击敌船,并且以船身撞击后跳至敌方船上进行近战,或负责抢滩任务,有时亦抢夺他国船只以充实国库。

?人口分布:松散

铁王座为赫雷斯维克唯一的大型城市,兼顾军事要塞、政治中心、信仰中心的地位。

北方并无密集的城市网络,甚至没有其他大型城市,多为零散分布的村庄、聚落、驻地;或者游牧部族驯养麋鹿、牛羊,逐水草而居;抑或商队沿着国境线与西方、东方居民进行贸易。

即使没有城墙守护,但基于从小接受的军事训练,四散居住的赫雷斯维克人民依旧可组织有序的对抗野兽、魔物、外敌,不论男女老少皆为即战力。

?其他

瞧不起塔恩海姆人民,认为塔恩海姆的高科技、器械、魔法、药水是花里胡俏的小手段,塔恩海姆人民是一群贪生怕死的懦夫。

**●西方──塔恩海姆共和国**

人口约470万人,西方的唯一国家,境内多为沙漠平地与沙漠盆地,干燥炎热的恶劣的气候使得人们无法在城市外生存

?首都:齿轮港

建立于共和国东南方的全大陆最大条的河流旁,河流带来贸易与水源,使齿轮港成为沙漠中的奇迹,城市规模宏大,遍布烟囱、机械式建筑、钟楼林立,街道有魔法灯照明,码头则泊满远洋商船与蒸汽器械船,被誉为“万术之都”,汇聚全大陆顶尖的魔法学院、魔法药水研究所、器械工坊、商贸中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