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第9页)
他稍稍抬手,避开了顾北的搀扶,随后抬起脚步,往屋外走去。
疾步穿过抄手游廊,院景倏忽逝过眼前。
萧渡抿平了唇线,只觉荒谬。
不可能。起先。
她木然杵在屋内。
男人坐在床上,身子后仰,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姿态慵懒又风流。
他不可能和沈玉蓁有如此深的羁绊。
更不可能会为沈玉蓁送命。
他记得前世的英年早逝,分明是因为连年征战,落下了旧疾。
永和二十年,先帝薨逝,他登上帝位,改元延庆。
然,他是流落在外多年的皇子,乍然还朝,还坐上了那个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至尊之位,世人免不了会对他的身份存疑。
是以。待沈玉蓁梳洗毕,食案上的膳食已经布好。
刘洪安和顾北为了避嫌,自不会留下用膳。
临行之前,两人还是不忘劝道:“侯爷,还是早些去扬州罢。”
萧渡拨了下扳指,补上方才的解释:“江南瘟疫,张邈之并不在扬州。”
现在过去了,也只会扑空。
倒不知还有这样的缘故,刘洪安和顾北俱是一愣。
这时,屋内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
晓得是沈玉蓁要出来了,两人齐齐顿首:“属下告退。”
延庆元年,朝政不稳,淮南道节度使便在扬州反了。
扬州乃四会五达之庄,北可沿运河进逼东都洛阳,南可攻取江南道等地,与北方抗衡[注1]。
若不尽快平定淮南道之乱,世局必将动荡。
于是他御驾亲征。
可没有想到,这竟是调虎离山之计。
同年,皇叔隧王散播谣言,道他并非是先帝遗落在外的皇子,便打起匡正皇室的旗号,联合剑南道的诸多官员将领起兵,剑指长安。
三年的时间,他南征北战、戎马倥偬,收复了淮南道,又将隧王逼回成都府。
眼见最后一战结束,便能换得天下太平。
谁料,与剑南相邻的南疆国却横插了一手。
南疆的援军来的措不及防,领军的将领,正是沈渝。
沈渝的箭法百步穿杨,最是精湛,也是在那时,他被沈渝重伤,心口中了一箭。
那一箭,险些要了他的性命。
重伤以后,他昏迷了许久,再醒来,竟忘却了前尘。
然,天下的局势已不容他耽搁。
云隐山人裴简,三言两语道尽了他的身份和过往——
他是先帝的第三子,姓李,名治衡。幼时因母妃落难,不得不离开皇宫,养在姑姑嘉裕长公主的膝下,以镇北侯萧渡的身份示人。
失去了记忆,但他执锐披坚、排兵布阵的能力却还在。
勉强养好伤,便又上阵,与隧王、与南疆,背水一战。
他赢了。
可却也因为胸口中箭,伤及了心脉。
再之后,他又为了大燕的苍生,开疆拓土、宵衣旰食,不曾有片刻的罅隙去静养,时日渐长,便落下了心疾,身体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