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40250(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虽然陈光蕊自觉受辱,但碍于殷家势大,事后给的补偿又足,他也就说服自己心平气和了。

双方也算是好聚好散,和平分手。

再说殷温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了个粉雕玉琢的男婴。

殷开山对爱女生的孙子极为喜爱,因此子出生前夜,他梦见了滚滚江流,便给他取名殷江流,家中长辈与亲朋好友都唤他做江流儿。

小乘佛法堪称麻木避世的理念,在乱世中很有市场。经历了秦末的百年乱世后,佛教在中原已得到了很大发扬。

哪怕李唐正位之后,开始重新推崇玄门,朝中依旧有许多贵族信奉佛法。

殷温娇的儿子殷江流,就自幼痴好佛法,且天分极高,十岁那年就被化生寺的高僧法明长老看中,登门说服了已是礼部郎中的殷温娇,渡江流儿出家,法号玄奘。

——或许法明长老和玄奘是天生的师徒缘分,这个世界没了“江流儿漂流记”,他就从金山寺的和尚变成了化生寺的和尚,反正是一定要收玄奘为徒的。

转眼间玄奘到了三十出头,正值壮年,乃是苦行苦修的好时候。

金蝉子转世的第十次西游之行,也到了不得不开始的时候。

如今的佛门不比秦朝的时候,在中原已经有了固定的基本盘。再加上唐二世十年,备受爱重的皇后长孙氏病重,如来抓住了这个空子,派遣观音到南赡部洲操作。

观音参与此事,也就代表着灵山那边,阿弥陀佛彻底倒向了大乘佛法。如来派她接手西游之事,未尝不是向天庭和地府亮肌肉。

谁让这些年来在姜子牙的“调停”下,灵山和地府的关系非但没拉近,反而还更远了几分呢?

观音菩萨本为阐教慈航道人,因修行到了瓶颈,多年不得寸进,便想以他山之石来攻玉,禀明玉清圣人后,就转世到西方参悟佛法,以补其道法之缺。

她是个会来事的,到了东土之后先不忙着行事,而是先去了地府,以“送功德”为名缓和了些关系。

有了地府的配合,她就从容行事,带着

病逝的长孙皇后来了个“地府一日游”。再让做了判官的唐元帝老臣崔琰出面求情,给长孙皇后加了十年阳寿,顺便让她见了一面夺位失败的李建成和李元吉。

元为始,秦始皇统一天下功德盖世,后世王朝的开国之君不敢犯他老人家的尊号,便都自称“元帝”。

这位唐元帝,就是二世皇帝李世民的亲爹李渊。

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唐二世的同胞兄弟,夺嫡之时棋差一招,在玄武门变成了死鬼。

原本唐二世是准备放过他们家眷的,但追随他的天策府旧臣听闻之后,人心惶惶。

是长孙皇后劝谏唐二世: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虽然是立场不同,长孙皇后自觉没做错什么。可真见了满身血窟窿的李建成和提着自己头的李元吉,她还是有点胆战心惊的。

皇后死而复生,备述地府见闻,李世民为了安妻子的心,便依言做了水陆大会。

殷温娇就趁势在朝堂上推荐了自己的儿子,李世民亲自召见殷玄奘,一番考校之后十分满意,就点了他来主持水陆大会。

作为皇帝,其实不管是玄门还是佛门,李世民都不怎么信。

若求神拜佛管用,秦末乱世中又怎么会死掉那么多平民百姓?

他们大唐之所以重新推崇道教,就是因为佛门在乱世中扩张得太过了,攫取了大量的财富,许多百年古寺还坐拥大量土地。

对于这样不大受朝廷掌控的存在,哪个皇帝能忍?当然是要打压下去。

而打压宗教最好用的手段,就是扶植另一个。

只是皇后死而复生,乃他亲眼所见,纵然心理对佛门更加忌惮,李世民也只能暂且忍耐,先把这场水陆大会办完了再说。

可是,已经做好事后预案的唐二世却没想到,水陆大会上竟然会出现“观音下凡”这样的意外。

活生生的神仙出现在眼前,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围观的百姓,都忍不住叩拜起来,向观音菩萨祈福、祈寿、祈财。

李世民的脸色难看了一瞬,正在犹豫要不要顺势跪下去,耳边忽然传来一个威严的女声:“汝乃人皇,区区菩萨果位,岂敢受你一跪?站好了。”

他打了个机灵,只觉得脑子里一阵清凉,忍不住拿眼四下打量,想要找到声音的来源。

那声音又道:“不必找了,朕不在下界。”

李世民心中一动,就猜到了对方怕是能看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便在心里询问:敢问上仙尊号?

那声音道:“吾乃九天宏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伏魔大帝。有吾保你,你且安心。”

李世民的心立刻就定了下来,大摇大摆地走上前和观音寒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