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255(第5页)
师徒四人一路到了灵山脚下,乘无底船渡河,玄奘顺利褪去肉体凡胎,被人引着去拜见如来。
因他平日里就不爱说话,也没人发现从他上岸之后,整个人都格外沉默。
或许是一路上的修行太过圆满,玄奘竟然不等佛祖点化,就提前恢复了前九世以及金蝉子的记忆。
他做金蝉子的时间更长,十世经历的光阴加起来,也就几百年。按照常理来说,时间长的那份记忆,会把时间短的那一份融合消化掉,只留记忆,不留感情。
可这世上的事,又岂会每一件都按照常理来?
就比如灵珠子投胎转世做了哪吒,恢复记忆的最初期,哪吒那短暂的十几年,竟然能把灵珠子的千万年记忆排斥出去。两份记忆彻底融合之后,也是以哪吒的性格为主。
如今这种意外,又出到了玄奘身上。
实在是他做金蝉子时,每日里只是听经论法,偶尔与同门游历,足迹也只徘徊在西牛贺州之内。
常年听人讲经、与人论法,本来就是枯燥事。西牛贺洲又是千万年不变的男尊女卑、阶级分明。
这里的百姓从上到下被分为四等,等级之中还有等级,每层等级之间壁垒分明。上层人只管肆意压迫,下层人竟没一点反抗之心。
若是没离开过这里也就罢了,可玄奘在南赡部洲辗转了十世,见识过了外面的风景,心里自然有了对比。
比起西牛贺洲的一滩死水,南赡部洲不管是太平盛世也好,烽火乱世也罢,总有底层人不肯屈服于命运,频频展现人性光辉。
金蝉子生来暴躁又感性,十分容易共情。哪怕磨砺了十世性情沉稳了,本性里的某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像他这种人,见识过了鲜活的土地、鲜活的人,怎么还能看得上西牛贺洲这条死气沉沉的臭水沟?
他一路沉默着跟跟随金顶大仙进了大雄宝殿,抬头看着高坐莲台的佛陀,一时五味陈杂,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悟空等人见他不动,也就站着不动。
摩柯迦叶呵斥道:“尔等既见佛祖,因何不拜?”
玄奘猝然回神,暗暗吸了一口气,带领徒儿们躬身下拜:“弟子唐玄奘,拜见我佛。愿我佛万寿无疆!”
多宝如来深深看了他一眼,已然看出他情绪不对,却并没有戳穿,仍旧按照原本的流程往下走。
只不过,这一次嬴政把八十一难安排得极满,到灵山脚下时就已经走完了。
所以,不管是“无字真经”,还是“坠落通天河”,这两劫都不必再有了。
玄奘又有从前的记忆,当然知道灵山的规矩,直接让悟净把这一路上积攒的钱财拿出,全部给了替他们传经的摩柯迦叶和阿傩陀。
两人起初似乎不大满意,但打开一个袋子,看见里面装着数百枚开元通宝,顿时喜笑颜开。
开元通宝是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命人铸造的新钱。
大乘佛法修成之后,他们在西牛贺洲一个善信家里宣讲了一遍,就换来三斤三两碎金。
就着,灵山上下还嫌少呢。
他们师徒四人一路西行,除了降妖除魔之后别人硬塞过来的钱财,一路上都只讨吃的,再无别的积蓄。
十三年来所积累的钱财,换算成黄金绝对连两斤都没有。但大唐正值鼎盛之期,开元通宝上附带的气运,却是多少钱财都比不上的。
对于两个传经尊者的反应,师徒四人都看在眼里。玄奘是早已知道,心中毫无波澜。悟空却暗暗皱眉,迅速和八戒对视了一眼。
悟净一直低头垂手站在一边,没人猜得出他的心思。
等传经完毕,众人返回大雄宝殿,多宝如来要册封时,玄奘返回灵山后第一次主动开口,婉拒了“旃檀功德佛”的果位。
他说这辈子的母亲还健在,他想要返回大唐,一边传法,一边为母亲养老送终。
“母亲此生只有弟子这一点骨血,如今年过半百,鬓已苍苍。弟子如何忍心让她孤独终老?还请佛祖开恩,允弟子为母尽孝。”
等他话音落下,整个凌霄宝殿针落可闻。毕竟在场的都是神仙,连玄奘都已蜕去了肉体凡胎,那是真的连一点呼吸声都没有。
悟空兄弟三人担忧地看着玄奘,其余佛陀、菩萨、罗汉、比丘僧、比丘尼则都抬头看向佛祖,有的目光淡然,有的幸灾乐祸,有的目露担忧。
高坐莲台的多宝如来俯视着玄奘,见他倔强地保持着躬身请求的姿态,好半天纹丝不动,不由暗暗叹了一声。
——他的本意就是磨砺金蝉子,如今金蝉子果然被磨砺了出来,心却已经不在灵山了。
真是世事无常,时也,命也!
如来道:“你有此孝心,为师万分欣慰,岂有不允之理?”
玄奘感激道:“多谢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