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第3页)
趁着赵姬心神欢悦时,郑措和戴璇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她们俩想到前朝为官,至于女官之位,则推荐自家姐妹接任。
第202章秦王嬴政
赵姬虽然在政治上没什么天赋,但做了这么多年的王后,也是有些小心思的。
先前她就想着利用身边女官的婚事,在前朝为自己拉拢人脉。只是她到底不是那种狠心绝情的人,戴璇和郑措流露出了拒绝之意,她也没强求。
如今听说她们两个要到前朝去,赵姬十分欣喜,立刻满口答应,让她们快些把姐妹们接进宫学规矩。
戴氏送来的两个,一个是戴璇的堂妹,一个是族妹,堂妹叫戴璎,族妹叫戴嫦。
郑氏送来的两个,一个是郑措的族姐郑掷,另一个名义上是她的堂妹,实际上是当今蜀王的亲妹妹郑钰。
原来那位昏庸的蜀王已经死了,新上位的郑锦看得清形势,明白他们郑氏已经无力回天,蜀国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
虽然蜀国自圣王起,历经戴氏、沙氏和郑氏三朝,从没出现过新朝清算旧朝王室的事,但每当新朝初立,旧朝王族都会自觉归隐三代,只有爵位,不担任官职,防备被有心人利用。
郑锦是长女,蜀国是她无法逃避的责任,哪怕她清楚地知道,一旦上位蜀国就必然会亡在她手中,她也从未想过逃避。
她这一生就这样了,不准备再挣扎。可妹妹郑钰的才华比她更为出众,实在不该随着郑氏王朝一同暗淡下去。
因而,得知郑措派人回来,要寻两个同族姐妹入秦时,郑锦立刻就带着郑钰亲自登门,再三恳求把自己的妹妹也带上。
郑措的母亲没有拒绝,只是提了一个条件,就是要把郑锦才成年的弟弟郑纬一起带上。
却原来,郑措给母亲的书信上,用家族暗语写了秦王年寿不永,王后正值盛年,又特意点明了蜀国男子温柔多情。
走后宫路线,也是世家大族常用的手段。只不过,在蜀国伺候的是国君,到了中原伺候的是未来太后。
唯一让郑母觉得棘手的,就是她们家三服以内,并无合适的男子。
要么是年岁太小,要么是已然出赘,要么是身体不够健壮,要么就是没有俊美到一定程度。
这是蜀国第一次往中原那边送人,又事关自家女儿的前途,郑母在人选上,自然是慎之又慎。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郑锦撞了上来。郑母立刻就想到了年仅十八岁,尚未出阁的郑纬。
郑纬身材高大,皮肤白皙,容颜俊美,周身自带贵气,脾气却又很软和,从不和人大声说话。
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人选了!
得知郑母要郑纬的目的后,郑锦自然乐意。
原本让郑钰一个人去秦国,她还有些不放心。如今有郑纬一起,姐弟二人也能相互照应。
可是,把郑纬送去秦国,不是正儿八经地出阁,而是要给未来太后做男宠。郑纬脾气再好,也是一国公主,若是他心怀怨愤,暗中捣乱可就麻烦了。
郑母道:“蜀国如今的形势,老臣知道,大王也清楚。说不准什么时候,咱们一家子就都得去做富贵闲人了。
当年沙氏亡戴氏,戴氏适龄男子皆入新王后宫;我郑氏灭沙氏,沙氏适龄男子也皆入新王后宫。
能打天下的新王,不会没有王后,公主本就做不了正室。与其在后宫与人勾心斗角,还不如哄着秦太后一个。”
见郑锦已然意动,郑母又补充了一句:“据措儿说,赵王后是个心软情长之人。”
——换而言之,耳根子软,好摆弄。
郑锦眼睛一亮,回宫之后立刻就招来绵阳公主郑纬,姐弟二人密谈了两个时辰。
后来,郑纬便化名郦雍,以郑家表亲之名,跟随郑措的父亲郦翁一起到了咸阳。
赵姬见了温柔俊美的郦雍,立刻就表现出了十分的喜爱之意。不过如今子楚还在,她也没什么别的心思,只是单纯欣赏美人。
郦雍只入宫那一次,就再也没有去过,赵姬心中难免有些怅然。
郑钰和戴璎等人,就常拿郦雍作为突破口,很快就在甘泉宫站稳了脚跟。赵姬比戴璇和郑措人家迫不及待,直接找子楚为她们讨了中大夫官职。
中原七国的官员,职权并不明确,国君用人,只看哪个人好用,就多多委以重任。
这时候可不流行守拙那一套,人人都在争取被放进布袋里的机会,好尽快把自己的锥尖露出来,让国君看到自己的能力,争取到更多的权柄。
戴璇和郑措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怎么做官,跟在赵姬身边一年多,对秦国朝堂如何运作也一清二楚。
因此,两人甫一入朝,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很快就入了子楚的眼。
又过了一年多,子楚病危,看在扶荔和戴渠的份上,托孤之臣除了吕不韦,还多了一个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