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第14页)
等姜王后进来之后,她和帝辛一起坐着,妲己站在一旁伺候。见她脸色不好,帝辛还让宫娥奏乐,命妲己起舞,等王后一同欣赏。
这时候的帝辛,对自己的发妻还是十分敬重的。他是宠爱妲己,可此时的妲己在他眼中,就是个珍贵的宠物,哪里比得上王后?
奈何此时的姜王后,一心想着打压妲己,最好能让她失宠,根本没注意帝辛对两人的态度。
或许她也不是没注意,而是觉得帝辛之所以更敬重她,是因为她膝下有两个儿子。若是他日苏妃有子,这份看重很可能就会转移。
当务之急,还是先把苏妃压下去才是正经。
于是,任由妲己起舞如天魔缭乱,姜王后眼观鼻鼻观心,挨着下巴看都不看一眼。
等歌歇舞毕,帝辛想和她讨论一番这歌舞的妙处,姜王后噼里啪啦说了一通义正辞严的谏言,指责他不该沉迷美色,更不该杀戮忠臣。
说完这些,她根本不给帝辛说话的机会,带着全副仪仗浩浩荡荡就走了。
帝辛气得浑身发抖,酒意上头,恨声道:“这贱妇素来与寡人不是一条心,早晚要把她用金瓜击死,以泄我心头之恨!”
妲己在一旁劝道:“大王息怒,那毕竟是王后,进谏君王是她的职责。”
这话就有点不对味儿了。
只因到了这个时候,妲己也反应了过来,前朝后宫本是一体。她想要扰乱朝纲,顺利完成圣人的指示,只往前朝使劲还不够,后宫的业绩也得刷上去。
——这姜王后实在可恨,我从来没得罪过她,她却偏要来和我过不去。既然如此,就从她开始吧。
九尾狐是个行动派,既然决定了要对付姜王后,立刻就和贴身宫娥鲧捐想法子。
鲧捐给她出主意:“娘娘,您是费仲和尤浑两位举荐入宫的。他们二位因为举荐了娘娘,从中大夫升到了上大夫。若是娘娘好了,他们自然得好处。若是娘娘失势,他们也好不了。王后娘家势大,不好对付,不如请他二人帮忙?”
妲己听后,觉得有理,便让鲧捐出宫去找费仲。
说来也是巧,费仲府中有个奴隶,全家都在东伯侯姜桓楚那里获罪,一家子都死得挺惨,唯独他自毁容颜逃了出来。
费仲找到他,说是要给东伯候添堵。对方一直想着给家人报仇,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怀里揣着一封姜桓楚和姜王后里应外合造反的绢帛,那人就去刺杀帝辛了。
刺杀自然是不成的,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刺杀,而是被帝辛的甲士杀死,让帝辛得到他怀中那张绢帛。
帝辛大怒,命人把姜王后收压,交给了黄妃审问。
哈,这跟送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
黄妃直接玩了把大的,她要借着这个机会,把姜王后和殷郊、殷洪两个王子一网打尽!
放眼整个后宫,要姜王后没了,还有谁比她更配入主中宫?
于是,她一面在审问时,用言语诱导姜王后,一面把消息刚给了殷郊、殷洪两位王子。
她借着审问之便,在姜后与帝辛面前两套说辞,巧妙地激怒帝辛,剜去了王后一目。然后,再把这个消息传给两位王子。
两位王子年纪还小,骤然听闻母亲犯了大罪,本就六神无主。还没想出法子来,就听到母亲被剜去一目。
这时候,身边的人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去求见大王,力陈王后
贤良,请大王明察秋毫。
乍一听这真是个好法子,奈何此时帝辛正在气头上。两位王子本就觉得自己母亲是冤枉的,又得了身边人两句挑拨,更觉得是帝辛有了新欢就忘了与发妻的情分,语气很冲,气势汹汹地像是问罪。
帝辛刚在王后那里受了气,又被两个儿子排喧了一顿,顿时气的眼胀头晕,指着两人说不出话来。
两位王子一见父亲如此,也意识到自己闯祸了,吓得六神无主,殷郊拉着弟弟就跑。
两人先是跑到了黄妃那里,被守门的侍卫拦了下来,说是黄妃让奉命审理姜后,此时不便见两位王子。
他们又跑到了杨妃那里,刚说了不到两句话,就有宫中甲士找到了这里,说是两位王子忤逆,奉大王之命前来捉拿。
杨妃眼皮子一跳,意识到坏了,自己卷进了姜后与黄妃的争斗中了。
若说杨妃为何一口咬定是姜后与黄妃之争,反将风头正盛的苏妃排除在外?
她又不傻,当然知道守卫后宫的甲士,十个里有九个都是黄飞虎的旧部。这些人纵然不肯听命于黄妃,也会替黄妃行方便。
杨家可没那么大的势力,不管是姜王后还是黄妃,她都碰不起。
喝走了甲士之后,杨妃对两位王子说:“在后宫躲藏不是长久之法,两位王子若想自证清白,救出王后,须得找前朝忠臣。”
哄着两位王子从后门出去,杨妃思来想去,始终觉得不能心怀侥幸。为了不牵连家里,她一条白绫了结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