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第16页)
这种礼数与人情,并不是五岁的孩子能完全理解的。因而哪吒虽然听明白了,却对姜子牙和申公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如果扶荔没带他们俩,只带着悟空,根本就不用搬出去。
申公豹和姜子牙对视了一眼,都不由苦笑出声,却也不好和一个小娃娃计较。
又过了两年,哪吒的文化课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姜子牙那边更厉害,只拿着扶荔每日给的竹简,就一边自学历代商王的政策得失,顺便还把申公豹给教了。
不过,申公豹在政治上没什么天赋,倒是在兵法上悟性惊人。他这两年里,更多的是学人族的礼仪与道德规范,倒是和哪吒殊途同归。
两年之后,太乙真人到来,接手了哪吒的教育,扶荔便专心教导姜子牙和申公豹。
至于悟空,虽然他还没到爱学习的年纪,但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里,潜移默化也把蜀中的文字学了个七七八八。
至于中原的文字,如今各地的文字都不相同,他便和申公豹一样,只学了大商都邑通行的文字。
商朝虽多次迁都,王室使用的文字却是一脉相承,如今朝歌使用的文字,和当初亳邑使用的相差不大。
在这两年里,扶荔仔细观察了李靖,想要找出他对哪吒态度恶劣的原因。
结果让她既诧异却又不怎么意外。
竟然是妒忌。
这种父母妒忌孩子的戏码,她前世不但在网上见过很多,现实里也见过。
因此她比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人都明白,这种情况,是无法可解的。
孩子越优秀,这类父母就会越妒忌。若是孩子意识到了什么,故意示弱卖惨,对方也不会怜惜,更不会消除这种妒忌之心,而是会心态膨胀,变本加厉地打压甚至PUA。
扶荔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从殷华入手,首先让殷华看清了,李靖对哪吒的过分严苛,并非是出自“望子成龙”的心态。
同时他又教导哪吒,不要因为父亲的否认怀疑自己。
两年来,不管是殷华那边,还是哪吒这边,都颇具成效。
李靖也是个体面人,但凡有一个外人在,都表现得像是一个严厉些的正常父亲。
且随着殷华越发清醒,明里暗里点了他几次,他渐渐也不再说那些打压哪吒的话了。
殷华不愿意把丈夫往歪处想,就觉得他这是意识到错误改正了,心中十分欣慰。
但扶荔却知道,对方很可能只是更会隐藏了而已。
按照她原本的计划,只留在陈塘关等哪吒度过七岁那年的劫数,就不再干预哪吒的命数。
可李靖的表现让她心生警惕,决心多留几年,等哪咤彻底塑造了是非观再说。
=====
这天,众人一起为哪吒庆贺了八岁生日,扶荔忽然收到清虚道德天尊发的消息,让她于某月某日去青峰山紫阳洞,参加他的收徒典礼。
扶荔刚看完这条,又一条消息弹出来,原来是道行天尊。这条消息和清虚的那条大同小异,也是请她去参加收徒典礼的,只不过时间和地址变了一下。
哦,对了,还有一点不一样,就是道行天尊特意标明了,他命中有三个弟子,要一次性收完,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
看完消息之后,扶荔便看向同样点了手机消息的太乙真人,问道:“太乙老师,您也收到清虚与道行两位师叔的消息了?”
“收到了,收到了。”太乙真人感慨道,“早些年阖家洞府都还冷冷清清,诸位师弟都很羡慕贫道收了个好徒弟。哪知一转眼,大家都要收徒了。”
姜子牙思维敏捷,申公豹心思细腻。两人都敏锐地察觉到,太乙真人这份感慨很有些复杂。但他们接触到的信息太少,推断不出究竟是为了什么。
但扶荔却知晓,阐教叫十二金仙收徒,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徒弟代替他们度过红尘杀劫。
只不过,真收了徒弟的太乙真人才能深切体会到,一旦结缔了师徒关系,感情自然而然就会发生变化。真到了要把徒弟们送上封神战场时,舍不得是肯定的。
但事情发展到那个地步,已经不是舍不得就能改变的。不舍仍需舍,此后弟子在战场上一日,老师就得提心吊胆一日。
扶荔赶紧岔开了话题:“清虚师叔这次只收一个弟子,道行师叔却是一次收三个,咱们得准备三份差不多的礼物。”
准备礼物对扶荔和太乙真人来说,都不算什么负担,他们俩不缺这点东西。
同时准备三份,还
得是不相上下的,就得多花点功夫了。
不然他们师出一门的三兄弟,整日里吃也在一起、睡也在一起、学也在一起,把个人收到的贺礼拿出来一比较,同一个人送的还分出个三六九等来,那就尴尬了。
太乙真人道:“我那里还有很多自家炼制的法宝,功能、灵性都差不多的也能找出来七八件。你跟我去一趟乾元山,挑上几件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