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第10页)
红色的鲤鱼,还能变成人。
这两个条件,已经足够让扶荔判断出那是个什么妖怪了。
她拉着鼓媪的手说:“媪,那不是大鲤鱼,是横公鱼,白天只敢在水里,晚上才能变成人上岸。刀也扎不死,箭也射不透,是不是?”
听她能说出那鱼的特征,不但说得全对,还比他们知道的更详细,鼓媪激动地反握住她的手,点头如捣蒜:“对对对,就是晚上才出来害人。部落里组织了青壮猎杀它,抹了毒的箭射在它身上,连些许皮肉也刺不破。”
众人慢慢围了上来,一个青年女子补充道:“它又会弄水,被我们惹急了就兴风作浪,把石屋、脚楼全部冲塌。大家伙没了住的地方,只好跑出来,再寻个安身立命之所。”
这女子一开口,众人都安静了下来。扶荔见状,就知道这女子在部落中肯定很有威望。
她打了个稽首,问道:“不知这位大姐怎么称呼?”
先前的年轻人说:“这是我们部落的首领,叫戈。”
扶荔问:“是兵戈的戈吗?”
戈随手从一个年轻人手里拿过一杆长兵器,笑容有点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字,就是这个戈。”
那件长兵器制作甚是粗糙,锋刃还是骨头磨成的。但看那形制,的确是戈。
“那就是兵戈的戈了,代表勇武和杀伐,是个好名字。”扶荔说着,蹲下身拣了一截树枝,在地上写了个“戈”字,又写了个“伐”字,“看,这个是杀伐的伐,戈就是它的半边。”
她写的不是这个时代的文字,实际上这个时代根本没有统一的文字。第一套统一的文字——小篆她又不会写,所以峨眉山下的那些人,跟着她学的都是繁体字。
这时候她写的,也是繁体字,规整又颇具美感。
见她会写字,众人看她的目光立刻就不一样了。
戈走到她身侧蹲了下来,也捡了一根树枝,照着她写的“戈”字描画了好几遍,又歪着头仔细端详了一番,爽朗的笑声里带着几分自解自嘲:“哈哈,没你写得好看。”
扶荔道:“你这是笔顺不对。来,你跟我一起试试。先写一横,再写这弯钩,再写这一撇,最后才是上面的点。”
戈跟着她的笔顺写了一遍,自己都觉得顺手多了。虽然写出来的字还是没有扶荔的好看,但却比先前的端正。
扶荔道:“我练了好多年呢,你要是多练练,也能写得像我这么好看。”
戈用力点了点头,说:“我往后一定多练。别人再问我名字是哪个字,我就告诉他:是兵戈的戈,正好是杀伐的伐的一半。”
还有低着头盯着“伐”字看了许久,抬头看着扶荔问:“你能把这个伐字也教教我吗?”
“当然可以了。”扶荔提笔就写,这根本不算事。
她觉得这就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但戈学得却很认真。
她们一个教一个学,两人都十分认真。一个年长的女人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大女孩,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他们也和周围的人一样,屏住呼吸看扶荔教学,便是最小的女孩,也没有出声打扰。
直到戈说自己学会了,那小女孩才朝她张着双手喊:“母氏,抱。”
母氏,是他们对母亲的尊称。
戈笑着起身把小女儿接了过来,手里写字的树枝却舍不得丢,又对那大女孩招了招手,示意她过来。
她抱着小女儿,搂着大女儿站在扶荔面前,有些拘禁地说:“这是我的两个女儿,都还没有取名字。你认识字,比我厉害好多,能不能帮我两个女儿取个名字?”
扶荔的本意就是和他们拉近关系,自然不会拒绝,就问道:“你对两个女儿有什么期望呢?”
戈脱口而出:“希望她们不要生病,安稳长大,都长得结结实实的。大的将来像我一样做首领,小的帮着她姐姐管部落。他们姐妹齐心,把部落发展壮大。”
最前面那个愿望她说得不假思索,后面的那些却是边考虑边说的。
无论古今,期盼孩子健康长大,都是为人父母最朴素的愿望,根本不需要思考。
而后面的那些,就是在保证健康长大的前提下,才慢慢加上的。
扶荔沉吟了片刻,说:“松与鹤都是长寿吉祥的象征,有句吉祥话叫‘松鹤长春’,说得就是这个。不如大的就叫松童,小的就叫鹤卿。你觉得如何?”
戈念在嘴里重复了几遍,就觉得很好听,比自己的名字好听,也比部落里其他人的名字都好听。
她欢喜地连连点头:“好,就叫松童和鹤卿。”
说着,她拍了拍大女儿的头顶,催促道:“松童,快把咱们的饼子拿出来,要答谢女公子取名呢。”
松童点了点头,转身走到先前抱鹤卿的年长女人身边,拉着对方的衣角说:“媪,拿饼给女公子吃,答谢她取名。”说着又忍不住炫耀,“我有名字啦,叫松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