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婚事(第1页)
第三日清晨,赵老太太便领着赵世临,待着聘礼单子上了门。
这几日周潆楚一直待在自己的小院子里,品茶制香,倦了便在榻上窝着看话本子。闲来无聊就和翠枝青芽坐在一处绣绣花样,亦或是去院子里浇一浇花草,喂一喂青芽从外头带回来的小鲤鱼,日子过得清闲自在。
她不出去,那几位弟弟妹妹也不会自讨没趣来找她,赵老太太自从徐宅回来之后心,情肉眼可见好了不少,让她放宽心些,旁的没再多言。
周父昨个晚上才回来,两人没见着面。周潆楚实在不想看见她这位把面子比天重要的父亲,自私虚伪,薄情又多情,每次看见他,她都会想起自缢的母亲。
周潆楚只想离开周家,这个虚伪冷漠的周家。
薛琅靠不住,那就换个人,只要离得越远越好,待在这里,她只会觉得烦闷、恶心。
周父没见着女儿,却是先见着了赵家人。
前几日赵老夫人来信,他既已经知道其中缘由,如今周潆楚能有新的归宿,于周家和周家的儿女都有益处,更何况,提亲的人是官家之后。
周氏算是媒人,今日亦然在列。
“既如此,两家的亲事算是定下了。”周父笑着将手中的聘礼单子放下,捋了捋胡子,看起来心情不错。
周家不缺钱财,聘礼只要不难看,周父都不在乎,赵家和赵世临他都十分满意。
“去把大小姐叫来。”周父忽然道。
周老太太看了儿子一眼,没多说什么。
下人应喏退下后,周氏才笑着道:“侄儿昨日才回来,今日逢喜事,想见见女儿。”
这话说得牵得,赵老夫人只笑不语。
“既然婚事已经定下,周小姐与临儿八字又相配,不知周老爷于婚期有何想法?”赵老夫人点了点头,又试探问道。
这次来南浔走得急,赵家那边赵老夫人并未将定亲的消息传回去,就怕有变。所以婚期对于赵世临而言,肯定是越快越好,若被他那继母知晓,保不齐要将婚事搅浑了,她巴不得赵世临一辈子守着胡氏一个妻子。
等胡氏死了,她又会大肆宣扬赵世临是如何悼念亡妻,如何情深似海不愿再娶的。不说娶妻,就赵世临十三岁以来,他身边伺。候的人不是男子就是老妇人,连一个三十多岁的丫鬟都没有,生怕他诞下一子一女。
这门婚事得在他们赶来之前就定得死死的。
“想必老夫人已经清楚,我这女儿已经退了一次婚,如今能得赵家青睐,实乃小楚之幸,周家之幸。”周父忽然道。
“这是什么话?退婚岂会是周小姐的过错,临儿能和周小姐喜结连理,我赵家高兴还来不及呢!”
“祖母说得对,周小姐嫁给赵某,是远嫁,着实委屈。”赵世临起身,说得恳切。
“南浔到临安行程少说五日,多则八。九日,成亲礼节繁琐路程颠簸,赵某一男子勉强受得住,可周小姐是女子,赵某于心不忍。”赵世临声音淳厚,不急不涂,“纵使周小姐愿意,赵某也不愿意。”
“至于婚期,于赵某而言,自是越快越好。”
周老太太几人听罢,直直看着赵世临,似乎是没料到他比周家人想得还要上心。
“临儿向书院告了两个月假,功课不可耽误太多,还望诸位见谅。”周老太太替他解围。
告假算一层原因,更主要的是,要防着赵父和沈氏,他们总有一天会收到消息,纵使赵老夫人挡在孙儿前面,可保不齐有其他意外。
周老太太和周父对视一眼,沉吟片刻,说道:“此事倒可商议。”
“这是赵公子和小楚的婚姻大事,还得问过小楚的意愿。”周氏说着。
此时,一道温软有力的女声传来,“孙女听赵公子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女子双手交于小腹,娉娉婷婷走进来。
周潆楚唇边笑意得体,恭恭敬敬向在座的长辈行礼后直起身子,一字一句道:“孙女听赵家安排。”
“既然婚事已将成了,婚期早些晚些于小楚而言并没有什么两样,既如此,那便听赵公子和赵老夫人的。”
“也好,既不耽误赵公子,婚事也少些折腾。”周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