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想(第2页)
忽闻窗边传来一声轻笑,抬眼望去。
见舒窈倚在美人榻上,肩头轻颤,嘴唇紧密,眼波流转间尽是藏不住的笑意,连发间那支碧玉簪子都簌簌生光。
“何事这般开怀?”他搁下朱笔,袖口掠过案上镇纸。
舒窈从书册后露出半张脸,见萧承璟目光微动,似有相召之意。
指尖在纸页边沿上紧了紧,略一踌躇,终究还是捧起游记,缓步近前。
“陛下推荐的书当真有意思。”她一手轻卷书页,一手点在一行小楷上,“这处说岭南有一味菜,道是‘臭至极处反成禅’。这以臭求香的吃法,着实有趣。”
萧承璟抬手虚扶着书脊,恰见她莹白的指尖点在墨字上。
他眼底漾开一丝清浅笑意,温声道:“馋了?”
若是在现代,遇上不熟的同事这样问,舒窈可能会回一句关你什么事。
偏偏这是在古代,偏偏这人权势滔天。
她轻轻敛起抵着书页的指尖,悄没声息地收回到袖中。
微微一笑道:“还不让人馋啦?人活着,没点念想怎么行。”
“念想?”萧承璟望着她,眼神深邃得灼人,“是得有些念想。”
暗暗用劲拽住她递来的书卷,不容她抽离。
待到她别扭的侧过身去,露出一段泛红的脖颈时。
这才松了手,任由她抽回书册。
目光追着她一路到了美人榻前,不觉唇角微扬。
殿外日影渐斜。
舒窈正看得入神,忽听他道:“说起来……”
她闻声抬眼,见他执着一卷奏章,略看了片刻,便反手扣在案上,朝她道:“鸿胪寺呈报,礼国使团已在路上,不日抵京。”
这话分明是试探她是否会借着故国之势,生出离脱之心。
舒窈唇角牵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声音清凌凌地荡开:“陛下若是担心臣女借故国生事,怕是多虑了。”她略顿了顿,指尖无意识摩挲着书页边缘,“礼国几斤几两臣女还是有数的,当初逃跑尚不敢投奔,如今又怎会痴心妄想礼国敢与陛下抗衡?”她随手将那卷游记搁在身旁,又道:“况且此番使团前来,十之八九是为岁贡之事。只怕他们巴不得将臣女这个烫手山芋留在陛下手中……”
说着说着,竟生出几分迷惘来,她无人可依又无处可去。
难道往后余生,要仰仗萧承璟而活么?
这般想着,不觉怔怔地望向地砖,出了神。
萧承璟听出她话里的伤怀,只道她自幼漂泊,才养成这般疏离性子,一时难以明白他的心意。虽不喜她总如防贼似的躲着他,却也盼着有朝一日她能欢欢喜喜留在他身便。
是以,他将语气放得格外温和:“他们昔日待你凉薄。若你心有愤懑,此次岁贡谈判,朕为你寻个公道。”
他素以明君自诩,纵无此心,却还是这么说了,只因实在不知该如何哄她。
往日那些朝堂制衡、帝王心术,于她跟前好似都失了效。
“陛下不必费心。”她答得极快,“臣女的私人恩怨,不值得挪到朝堂之上。况且……”她望向窗外渐沉的夕阳,眼底浮起朦胧光影,“背弃臣女的是礼王,与礼国百姓何干?”虽然知道她没这么大面子,但该拒绝还是得拒绝。她不想让普通老百姓成为这段别扭关系中的一环。
萧承璟无奈地摇头轻笑:“你这般深明大义,倒教朕无从拉拢了。”
“陛下若真想拉拢臣女,倒也简单……”舒窈眸中倏然亮起狡黠的光,声音放得又轻又软,“若陛下肯放了春桃,臣女定当对陛下感恩戴德。”
她总在些意想不到之处能屈能伸,倒叫萧承璟一时啼笑皆非。
心下虽软,却又担心纵她太过,便淡声道:“再等等。”
舒窈轻哼一声,也不纠缠,拾起手边的书卷,翻页起来。
竟再无下文。
接近晚膳时分,萧承璟仍坐着,并无起驾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