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2页)
嬴政很习惯地看向了太子,想听听他的看法。
李世民笑笑,先缓和这个有点凝固的氛围:“我听闻有一种鸟,它有五色的羽毛,鲜艳明丽,且能吐人言。”
“确有此禽,名为‘鹦鹉’,吕侯不久便可携而归之。”嬴政耐心地与他搭话。
“但这样的鸟儿,不是天生就会人言的。训鸟时,为了让它说更多好听的话,唱悦耳的歌,很高兴为我展示,到底是应该奖赏它谷物,还是应该鞭打它呢?”
太子含笑着,看向秦王,又慢慢巡视群臣。他的意思已经表露无遗了,没有人听不懂,听不懂的也混不到这个场合。
“禽鸟尚且有灵,何况于人呢?”李世民微笑,“郡守县令虽是王上定的,但下面的小吏却全是本地的人,若一味强令,平白生变。我以为赏罚当并行。郡县之中,最先响应诏令的百户,大赏,敲锣打鼓,送钱粮布匹至家,家中子孙可进郡学县学,最优者荐至太学。
“若是官吏之家,考功为‘上’;若是商人,免其商税;若是工匠农人,免其劳役赋税。
“前百户大赏之后,则嘉奖千户。举孝廉而为官吏者,皆从这样的人家挑选。肥沃的田地,也由这样的人家先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如此,又何愁政令不通行呢?”
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哪有这个必要?人心从来不是杀出来的。
嬴政颔首,准许了太子的建议。“这般宽仁,再有不识好歹的,那就真该弃市了。”
秦王父子的默契,没有因为太子年岁见长而产生隔阂,落在很多看着太子长大的臣子眼里,简直是再庆幸不过了。
下朝后,姜启在外面等太子,依然是等人潮散尽,他才冒出来。
“丞相在等我吗?”
“臣府上也有五色的鸟儿,虽然不会人言。”
“那也值得一看。”李世民与他并肩,悄悄戳了戳姜启的胳膊,小声问,“萧何是什么颜色的?”
“深蓝的。”姜启下意识看了看不远处的萧何。
“有多深,像大海一样吗?”
“比他今日的衣裳要更蓝一些。”
“他的衣服本色应该就是靛蓝,只是洗过之后褪色了。”
两人闲聊着,又打量萧何几次,惹得萧何心里发毛,不自觉低头看看自己,不知道哪里有问题。
“说起衣裳的颜色,丞相觉得,确定不同官员的品级,并让他们着不同颜色的官服理事上朝,是利大于弊,还得弊大于利呢?”
姜启沉吟许久:“这个臣不好说,得仔细思量。”
“那我就知道,这个想法不合时宜了。”
“太子不问问王上吗?”
“我就是突然想到,随口一说,眼下要做的事太多,这种小事,还排不上队。”
秦王很忙,太子也很忙,忙得有时同处一殿,都半天说不上一句话。
“你喜欢‘皇帝’这个称呼吗?”嬴政某日矜持地问。
李世民从满桌纸张里抬起脸,感觉自己快被墨水的味道腌透了,他换了个姿势,趁机歇一歇。
“功盖三皇五帝,是谓‘皇帝’,李斯建议的吧?”李世民微妙地露出笑来,“我还挺喜欢的。”